首页>疾病百科> 正文

老年人心房扑动

2015-12-09 放心医苑网 A +

疾病概述:

心房扑动可以认为是在房性心动过速与心房颤动之间的中间型。当心房异位起搏点频率达到250~350次/min且呈规则时,引起心房快而协调的收缩称为心房扑动。可出现低血压、头晕、心悸、心绞痛,甚至心源性休克。

症状体征:

1.心房扑动呈1∶1下传时(多在婴幼儿发生)可使心室率快达250次/min左右,可出现低血压、头晕、心悸、心绞痛,甚至心源性休克。

2.颈静脉搏动快于心室率。

3.压迫颈动脉窦可加重房室传导阻滞而暂时使心室率减慢。

4.心脏听诊,最常见的是快而规则的心率,150次/min左右,房室比例为2∶1下传。当房室比例呈3∶1或4∶1下传时,则心率减慢,此时仔细听诊可听到快而低的心房收缩音。

诊断:

确诊的主要手段仍应依靠心电图,其特征为:

①心电图p波消失,代以形态、间距及振幅均绝对整齐呈锯齿状f波,频率250~350次/min。常见的房扑多为2∶1传导(图1);

②以心电图特征可分为2型:ⅰ型:扑动波频率300次/min左右,ⅱ、ⅲ、avf导联f波为负向。ⅱ型:扑动波频率250次/min,ⅱ、ⅲ、avf导联f波直立。起搏治疗可终止ⅰ型,对ⅱ型无效;

③心房扑动伴室内差异传导、束支传导阻滞或预激综合征时,应注意与室性心动过速鉴别。

实验室检查:房扑有原发疾病如风心病,肺心病感染者,血白细胞可升高。

其他辅助检查:肺心病者有肺部感染,x线可见异常

治疗方案:

1.同步直流电复律对预激综合征合并房扑者或伴有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需紧急复律者,呈1∶1房室传导心室率达200次/min以上者,应首选电转复,一般用50~100ws,成功率几乎100%。

2.心室率过快可给予毛花苷c(西地兰)静脉注射,可先变为房颤,再转复窦性心律。

3.胺碘酮静脉注射或口服,亦可取得良好疗效。

4.普罗帕酮(心律平)、奎尼丁、丙吡胺(双异丙吡胺)、索他洛尔、氟卡尼等对转复房扑及预防房扑发作均有较好疗效。

5.个别慢性房扑用上述方法不能复律者,可口服洋地黄或维拉帕米(异搏定)(除外心衰)控制心室率。

预防及预后:

预后:偶尔短暂发作又无明显不适者预后良好,亦不需治疗。持久房颤,心率较快,心脏基础较差如ami或并发难治性心衰者则预后较差。

预防:老年人房颤与房扑绝大多数发生于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肺心病、低血钾、急性肺部感染或洋地黄中毒等,因此,应首先查清病因,积极进行病因治疗。一般在房颤或房扑发作前,先出现频繁房早,应予以积极治疗,以防发展为房颤或房扑。对于反复频繁发作者,可摸索适当抗心律失常药物以最小剂量予以长期维持,防止复发。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