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正文

关爱老年人,了解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发作期的症状

2015-12-30 放心医苑网 A +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hemorrhage,SAH)指脑底部或脑表面的病变血管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又称为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约占急性脑卒中的10%,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常见疾病。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有50%以上为动脉瘤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小部分病人是由脑血管畸形、烟雾病、血液病等原因所致。它的急性发作期的临床表现有哪些呢?

(1)前驱期症状:少数患者发病前2周内有头痛,头晕,视力改变或颈项强直,这些表现可能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前驱症状,其产生与动脉瘤扩大压迫刺激邻近组织,或动脉瘤微量出血有关,一般年轻人比老人更多见,常被临床误诊为偏头痛或颈椎病,从前驱症状到发生大出血的间隔期约2~3周,约半数前驱症状是由反复的小量渗血引起,外渗的血液可以围绕血管壁或瘤壁引起一些纤维化的粘连反应,起到止血作用。

(2)头痛与呕吐:是本病常见而重要的症状,患者从突然剧烈难以忍受的头痛开始,常伴有呕吐,颜面苍白,全身冷汗,头痛分布于前额,后枕或整个头部,并可放射至枕后,颈部,肩部,背部,腰部及两腿等,并持续不易缓解或进行性加重,头痛持续时间一般1~2周,以后逐渐减轻或消失,少数患者仅表现头昏或眩晕而无头痛,开始头痛的部位有定位意义,如前头痛提示小脑幕上和大脑半球(单侧痛),后头痛表示后颅窝病变,头痛的发生率各家报道不一,国内报告为68%~100%,中青年头痛严重,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头痛的发生率低,这是因为老年人脑实质多有萎缩,蛛网膜下腔多有扩大,疼痛敏感组织如血管,神经,脑膜有不同程度的退化,感知与反应多较迟钝,疼痛阈增高,头痛重者伴有恶心及呕吐,多为喷射性呕吐,系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少数患者呕吐咖啡样液体,提示应激性溃疡出血,预后不良,少数动脉瘤破裂导致大出血的病例,在剧烈头痛呕吐后随即昏迷,出现去皮质强直,甚至很快呼吸停止而猝死。

(3)意识及精神障碍:多数患者在发病后立即出现短暂性意识丧失,少数患者在起病数小时发生,意识障碍的程度和持续时间与出血部位及量,脑损害的程度有关。

由于本病的老年患者意识障碍发生率高,所以家属在平常照顾老人的过程中,必须密切注意老人们有没有出现这些前驱症状,是非常有必要的。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