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正文

颞动脉炎又称细胞性动脉炎

2015-12-30 放心医苑网 A +

颞动脉炎又称细胞性动脉炎,是一种非特异性动脉炎,最常侵犯颞动脉,其次多累及眼动脉和枕动脉,50岁以上的人发病率较高,临床更多见于60~75岁的人,女性比男性多见,两者之比为3:1。本病在出现低热、困倦、恶心、呕吐、肌肉疼痛、眼球活动障碍、视力障碍的同时也会出现头痛,且头痛是颞动脉炎的主要表现。本病的头痛常为自发性,也会由于触碰面颊部或下颌部、张口或受凉吹风而诱发,咀嚼时可加重,压迫耳屏前方动脉和神经交叉点时也可引起头痛。头痛的发生与传播符合面动脉的走向,即向下颌放射,终点为内眼角,且面动脉有明显的压痛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少数病人以下颌、面部、头顶盖及枕区痛为首发症状,面颌动脉区疼痛不明显且在颞动脉供应区颞、额、顶及部分枕区会出现脱发,感觉过敏,溃疡形成。头痛的性质不定,多表现为烧灼样或锤击感,一般晚上重于白天。到医院做化验检查还可以发现患者血沉加快,白细胞轻度或中度升高,中性粒细胞核左移,或出现正常细胞性和正常血红蛋白性贫血,球蛋白增加,碱性磷酸酶轻度增高。颞动脉炎患者的头痛对类固醇激素的治疗有良好效果,有时在类固醇治疗后体温降至正常,1~2周内头痛症状消失,一般治疗剂量为每天强的松40~60毫克,当病人在一周内不再诉有头痛时,激素应用可逐渐减量至5毫克为止。一般血沉在四周内恢复正常,血沉正常后经几个月再逐渐停止治疗。

发病之初,患者常感到单侧或双侧颞部剧烈疼痛,症状为跳痛或深沉的疼痛,从牙齿、耳朵、后脑勺开始,伴有咀嚼性疼痛,夜间疼痛加剧,半个月后颞动脉常增厚、变硬、发红、水肿,感觉过敏,最后搏动消失。病变的颞动脉触之有明显压痛,并可有血栓形成。若眼动脉也同时发病,可有视力障碍甚至失明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