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正文

24岁女儿肝昏迷7天病情危殆 五旬老父捐肝救女

2016-01-20 A +

24岁的小柯去年在华农毕业后在广州从化一个畜牧单位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原本以为一家人的生活过得轻松点,但是没想到,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打破了老柯一家的梦想。5月初,连续7天出现了肝昏迷现象的小柯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在和死神赛跑。

头晕发热误以为“感冒”

急性肝衰竭24岁女子昏迷7日

“醒来的时候,护士告诉我是爸爸的肝救了我一命,那一刻我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小柯哽咽着说,泪水不停往下掉。回忆起女儿这十天来起死回生的经历,老柯变得有些沉默。看着身旁日渐康复的女儿流露出欣慰的表情,“只要我女儿能救活,捐什么都无所谓。”他说。

一个月前,24岁的小柯突然感觉身体不适,头痛、头晕、发热,于是前往从化当地一家医院进行治疗,医生以为是普通感冒,给她开了感冒药,打了退烧针,但是病情却不见好转,反而愈加严重,相继出现了尿色加深、尿量减少、眼睛和全身出现染黄的现象。家人开始意识到不妥,于是迅速把女儿转送到了广州市某大医院进行治疗,诊断的结果却让家人大吃一惊:急性肝功能衰竭。“她平时身体好好的,怎么突然得了这个病?”据小柯介绍,她和家人并没有肝病史。

正当家人一筹莫展的时候,小柯的病情开始急剧恶化,连续7天出现了肝昏迷的现象。医生建议必须马上进行肝移植手术,否则随时有生命危险。

“小柯的肝细胞几乎全部坏死,没有肝功能的人体只能活一天。情况很不乐观。”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器官移植中心主任何晓顺说。

5月8日,小柯被紧急转入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器官移植科,经过器官移植科何晓顺教授、王东平教授对其病情的了解、评估过后,认为可以进行同种异体肝脏移植手术。

小柯说,感觉爸爸“一夜老了很多”

死亡生死边缘

五旬老父捐出六成肝脏成功救女

肝昏迷让小柯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在和死神赛跑,家人深知她的病一刻都不能拖,但是肝脏来源稀缺,几乎不可能“等”到希望。了解到女儿的病要进行肝移植术才能挽救生命时,55岁的老父亲暗下决定:“要把肝捐给女儿!”每每想起爸爸为了自己捐献了六成的肝脏,小柯就会忍不住掉眼泪。原则上,小柯的父母及哥哥都可以给小柯提供肝脏,但是经过医院全面的检查和移植专家的认真分析,他们还是认为55岁的老柯是最佳的肝脏供体。

“病人昏迷了7天,每拖一分钟就多一分危险。”器官移植中心主任何晓顺在接受家庭医生在线采访时指出,当时医院立刻开通了绿色通道,仅在一天时间内完成移植的手术准备、伦理讨论等相关准备工作。由何晓顺教授、朱晓峰教授以及王东平教授亲自主刀,经过9个小时的手术,成功从老柯体内取出66%的肝脏,移植到小柯身上。两人术后恢复良好,老柯肝脏并无异常,女儿也在慢慢恢复中。

“我每天都会去看她。”老柯说,虽然跟女儿住的不是同一个病房,但是每当散步时间他都会去病房看看女儿。看着女儿恢复得这么好,老柯非常开心,时常流下热泪。

经历这次手术之后,小柯说:“打算出院后陪陪爸爸。从前,我们话都很少。”父女俩对视让小柯的眼泪刷地流了下来。据了解,在得知小柯生病后,同学、老师和领导都纷纷伸出援助之手。

对话专家:“换肝”技术没问题

供体器官短缺却是事实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何晓顺介绍,小柯和老柯会逐渐恢复到和正常人一样,对其今后的工作和生活都不会产生影响。他指出,目前肝脏移植技术已经成熟,也很安全。5年以上存活率达80%,但是供体器官的短缺限制了肝移植技术进一步发展,供受者之间的差距日益突出。

据了解,我国需要进行肝移植手术以挽救生命的患者还有很多,但自07年以后肝脏来源明显下降,仅依靠尸体肝的来源越来越有限。我国目前需要肝移植的病人约有30万,但是实际情况中,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自06年至今做过的活体肝移植仅有20余例,而且绝大部分器官来自于患者家属,单靠来自社会的自主的、主动的器官捐献不到1%。

肝移植供体需要符合哪些条件

(1)供体必须是健康成年人(18~60岁);

(2)全身无重大器质性疾病和传染病。

(3)全身主要脏器功能良好,肝脏及其主要血管、胆管形态结构正常。

(4)肝脏储备功能良好,以前没有得过肝病,也没有长期酗酒。

(5)血型要一致,或者符合输血原则,也就是说O型肝可以捐给其他任何一种血型的病人。

(6)没有精神障碍,具有完全的行为能力。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转载请注明家庭医生在线;媒体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