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糖尿病

尿糖阳性不一定是糖尿病 糖尿病的确诊标准是什么?

2016-01-22 A +

糖尿病已经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之后,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我国有近1亿糖尿病患者。很多人通过疾病名称字面上了解,认为尿糖阳性就是糖尿病,其实这是错误的想法,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什么呢?下面让小编为你讲讲。

尿糖阳性不一定是糖尿病

正常人的肾小球滤液中含有一定的葡萄糖,但绝大部分被肾小管重吸收回到血液中,所以虽然尿液中还有极微量的葡萄糖,但是尿糖定性检测结果是阴性。如果血糖数值超过了肾脏重吸收葡萄糖的能力,尿中才会检测到尿糖,这个数值就是肾糖阈。

正常人的肾糖阈是8.9~10毫摩/升,也就是血糖不超过8.9~10毫摩/升。但是妊娠或其它一些疾病会导致肾糖阈下降,这时虽然血糖时正常或小于8.9~10毫摩/升,但是尿中却能检测到尿糖了。所以尿糖检测是阳性不一定都是由于糖尿病引起的。

哪些情况会出现尿糖阳性呢?

1、妊娠期糖尿孕妇的身体和普通人是不同的,为了给胎儿提供生长发育的营养,以及为分娩作准备,会有很多微妙的变化。孕妇往往由于细胞外液容量增加,因而抑制了肾脏重吸收葡萄糖的功能,使肾糖阈下降而出现尿糖阳性。在妊娠后期或哺乳期,由于乳腺产生过多乳糖而随尿排出产生乳糖尿。

2、滋养性糖尿这是由于从饮食中摄取大量糖类,导致小肠吸收糖过快而超负荷出现的暂时性糖尿。

3、肾性糖尿及假性糖尿这是由于肾脏的原因导致肾脏重吸收葡萄糖功能减低而出现糖尿,常见于染色体异常引起的原发性肾性糖尿,慢性间质性肾炎等,与糖尿病是不同的。

4、其他一些疾病,如胃切除手术后、甲状腺功能亢进,导致小肠吸收糖过快而出现暂时性糖尿;肝功能不全时,血中果糖和半乳糖升高出现果糖尿或半乳糖尿。

5、尿量的影响,尿量少而尿糖浓度会相对升高,也会出现阳性;如尿量多而尿糖浓度相对低时有可能出现弱阳性。

由此可见,出现尿糖阳性也未必都是糖尿病。要根据患者的全身症状和其他一些检查结果来综合分析,诊断病情。

达到哪些标准才能确诊糖尿病?

因为尿里有糖才被发现的,但是尿里有糖,也就是说尿糖阳性,只是诊断糖尿病的一个线索,并不能诊断为糖尿病。因为尿糖容易受肾糖阈的影响,肾糖阈低(如:妊娠时)即使血糖不高,也可以出现尿糖阳性。而且尿中的糖不一定是葡萄糖,也有可能是果糖、半乳糖等所致。所以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看血糖,如果有糖尿病症状,即多饮、多尿、多食、消瘦(我们所说的“三多一少”症状),且静脉血浆葡萄糖空腹大于等于7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或随机血糖大于等于11.1mmol/l,就诊断为糖尿病。如果没有“三多一少”症状,那么,光凭这一次血糖还不能诊断为糖尿病,要不在同的时日复查,若达到上述标准,才诊断为糖尿病。

经常遇到有些人,拿着体检报告找医生,问:“我的血糖高一点,是不是糖尿病呀?”对于这个问题,要区别对待,如果有上述“三多一少”症状再加上血糖也达到上述标准,那么就是糖尿病;如果血糖在空腹6.1-6.9mmol/l,餐后在7.8-11.1mmol/l之间,则为糖尿病前期,需进行糖耐量试验,或复查后,还要排除应激性高血糖(重大疾病或创伤引起的暂时性高血糖)才能确定诊断。

总之,大家记住,糖尿病的诊断是看血糖,而不是尿糖,如果没有症状,一次的高血糖还不能诊断为糖尿病,需要复查后再确定,还要排除应激性高血糖。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