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正文

案例分析:胰岛素注射时过敏怎么办?

2016-01-25 糖尿病网 A +

陌生的红疹子

夏阿姨今年58岁,是一名患病14年的老“糖友”。刚确诊那会儿,空腹血糖已经到了13.8mmol/L,先后服用二甲双胍和格列本脲治疗。因为血糖控制得一直不理想,所以夏阿姨3年前改为注射预混胰岛素治疗。在换用胰岛素的第20天,夏阿姨发现自己身上的皮肤发红,还起了一片自己从来没见过的红色疹子,痒得厉害。换了几种胰岛素之后,这个症状一点也没有缓解,空腹血糖波动在16.0mmol/L。

1个月前,夏阿姨换用了基础胰岛素,联合应用磺脲类药物和二甲双胍,但空腹血糖控制得一点也不好,有时能达到20.0mmol/L,而且全身瘙痒的症状也很明显,于是夏阿姨来到了医院找医生帮忙。

胰岛素停了,疹子没了入院后,夏阿姨做了一系列检查,医生诊断夏阿姨的症状为胰岛素过敏反应,所以就做了以下处置决定。

1、停用基础胰岛素。

2、继续服用目前的口服药,加用胰岛素增敏剂及α-糖苷酶抑制剂。

3、口服氯雷他定10毫克,每日1次。(氯雷他定为抗过敏药物)换了新的治疗方案后,夏阿姨的空腹血糖控制在14.0mmol/L左右,餐后血糖控制在17.0mmol/L左右。5天后,夏阿姨身上的疹子渐渐消了下去,皮肤也不像之前那么痒了。入院第6天,医生为夏阿姨进行胰岛素泵脱敏治疗。所谓胰岛素脱敏治疗,简单来讲就是将致敏原稀释成极低的浓度并多次导入机体,次第提高浓度,直到使机体对过敏原本身达到完全的免疫耐受。

于是,夏阿姨装上了胰岛素泵,接受门冬胰岛素的治疗,开始时治疗剂量为每小时0。05单位,以后剂量逐渐增加。当夏阿姨每小时注射的胰岛素剂量增加到0。8单位的时候,她的空腹血糖降到了7.8mmol/L,餐后血糖在11.0mmol/L左右,而且身上也再没出现过红疹子。

一周后,夏阿姨停用胰岛素泵,改用基础胰岛素治疗,每天16单位皮下注射,空腹血糖控制在7.5mmol/L左右,口服药治疗方案不变。

出院15天后,夏阿姨停用了氯雷他定,身体并没有出现过敏反应,仅仅是注射点的皮肤会发红,一般一天之后就恢复正常,而且空腹血糖也能控制在6.0mmol/L左右。6个月后,夏阿姨复查HbA1c为6.9%,而且也没有出现过敏反应。

胰岛素还能用吗

胰岛素可以用,如果病情需要则必须用(例如1型患者和酮症酸中毒的患者)!胰岛素过敏的原因很多,可能是对胰岛素本身过敏,也有可能是对其中的附加成分过敏,比如鱼精蛋白。不同的胰岛素用的发酵菌种不同,制作工艺不同,附加成分也各异,因此,有些时候对某种胰岛素的附加成分过敏,换用其他胰岛素就不过敏了。因此,不是胰岛素过敏就要马上换成口服药,可以更换胰岛素的种类、剂型等。胰岛素泵脱敏治疗虽不常用,但如果患者对胰岛素本身过敏,就需要进行胰岛素泵脱敏治疗。

如果全身过敏症状比较严重则要吃抗过敏药,如果是局部过敏可以通过更换注射部位、局部理疗和局部注射抗过敏药来治疗。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