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正文

三大学说讲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

2016-01-26 凤凰中医 A +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造成女性不孕不育的重要病原,造成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又有哪些呢?这里为大家提供种植学说、浆膜学说以及免疫学说三大学说讲解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

种植学说

最早(1921)有人认为,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系子宫内膜碎片随经血逆流,通过输卵管进入盆腔而种植于卵巢或盆腔其他部位所致,临床上在月经期行剖腹探查时可在盆腔中发现经血,且经血中查见子宫内膜,剖宫手术后所形成的腹壁疤痕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种植学说的好例证。

浆膜学说

亦名化生学说,认为卵巢及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系由腹膜的间皮细胞层化生而来,副中肾管是由原始腹膜内陷发育而成,与卵巢的生发上皮,盆腔腹膜,闭锁的腹膜凹陷,如腹股沟部的腹膜鞘状突(努克管),直肠阴道隔,脐等,都是由体腔上皮分化而来,凡从体腔上皮发生之组织,均有潜在能力化生成几乎与子宫内膜不能区分的组织,因而腹膜间皮细胞可能在机械性(包括输卵管通气,子宫后位,宫颈阻塞),炎性,异位妊娠等因素刺激下,易发生化生而成异位症的子宫内膜,卵巢表面的生发上皮因属原始体腔上皮,更具有分化的潜能,在激素,炎症的影响下就可分化成胚胎时所能形成的各种组织,包括子宫内膜,卵巢是外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中最易累及的部位,用化生学说很易解释,种植学说不能解释超越盆腔以外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原因。

免疫学说

1980年Weed等报道,异位内膜周围有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巨噬细胞内含有铁血黄素沉着及不同程度的纤维化,他们认为是由于异位内膜病灶做为异物,激活了机体的免疫系统所致,此后,许多学者从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等方面探讨内异症的病因及发病机理。

(一)细胞免疫功能缺陷1.T淋巴细胞功能缺陷;2.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killercell,NK)功能缺陷:NK细胞是一群异质性多功能的免疫细胞,其功能特征是不需抗体存在,不需经抗原致敏,即可杀伤某些肿瘤细胞或病毒感染细胞,在体内免疫监护中起重要作用。

(二)体液免疫功能缺陷有关子宫内膜异位组织发生的理论还有:①淋巴播散学说,认为子宫内膜可经淋巴道播散,先后有人发现宫旁淋巴结及髂内淋巴结中含有子宫内膜组织,但这一学说的弱点在于区域性淋巴结中央很少见到内膜组织,常发部位也不符合正常的淋巴引流;②血流播散学说,根据文献报道,在静脉,胸膜,肝实质,肾脏,上臂,下肢等均曾发现过异位的子宫内膜,一些学者认为最大可能是内膜经过血流播散至上述组织,器官而致,且曾在兔肺内引起实验性子宫内膜异位症,但有人认为这些情况,虽可能是通过血行播散所致,但局部化生这一因素仍不能排除,因胸膜亦由体腔上皮分化而来,在胚胎期产生胚芽及中肾管时,有可能发生体腔上皮异位于其中,日后组织可化生而在各该部形成子宫内膜异位症。

不论异位子宫内膜来源如何,其生长均与卵巢内分泌有关,临床资料可以说明,如此症多半发生在生育期妇女(30~50岁占80%以上),且常并发有卵巢功能失调,切除卵巢后,则异位内膜萎缩,异位子宫内膜的生长主要依靠雌激素,妊娠期孕激素分泌较多,异位内膜即受到抑制,长期口服合成孕激素如炔异诺酮,造成假孕,亦可使异位内膜萎缩。

了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对于治疗和预防都是有帮助的,一旦发现自己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症状一定还是到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