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正文

子宫肌瘤――看不见的隐患

2016-03-02 网络 A +

在我的妇科肿瘤专科门诊的病例中,有1/3是子宫肌瘤。30岁―50岁的成年妇女,有1/5的人罹患子宫肌瘤,只是瘤体有大有小,有多有少,有人有症状,有人无症状,有的被发现与确诊,有的则终生未觉而已。于是,我很容易找到子宫肌瘤患者与之对话,有太多的故事可述说。

这是一位王姓40岁的中年妇女,女儿已上中学,先生是位名人,自己也事业有成,家可谓小康。

王女士面容姣好,身材修长,极擅衣着打扮,却在不知不觉中发现衣带渐紧,原以为年届不惑,发福是也,乃少食锻炼,以求减肥保持体形,然惟下腹膨隆不见效果。一天早晨连丈夫也觉得不对头,惊呼:“你是不是又怀孕了!”“这不可能,我已行绝育术多年。”她说。“有什么不舒服吗?”夫君很是关心。“倒也没有什么特别,只是小便次数多些。”她答。

她还是到我这里来了。病史如上,几无症状。可是我做腹部检查时,便已料定七八分―――一个很明显的子宫肌瘤。经盆腔检查和超声波扫描后,诊断确定无疑。子宫肌瘤不小,且有多个,整个子宫犹如妊娠12周大小。

患者与相伴而来的夫君对于诊断都大惑不解,发问接二连三:“我的月经规律,血量也正常呀!”“她不痛不痒,为什么会长瘤?”“要切除子宫吗?”

“二位稍安勿躁,让我慢慢道来。”我作了如下解释:子宫肌瘤于成年妇女甚为常见,由于肌瘤大小、多少和部位不同,可以有症状,也可以没有症状。一般妇科检查不难发现,B超扫描也可帮助证实,似乎用不着更“高级”的检查。主要症状是子宫出血,表现为月经量增多或周期不规则。道理不难理解:因为肌瘤致使子宫体积增大、充血,宫腔扩大,内膜面积也增加,这些都可以促使月经增多或不规则。患粘膜下肌瘤者,这组症状尤为明显。

“对不起,什么是粘膜下肌瘤?”王女士打断了我的话。

“对,应该加以说明,根据肌瘤的部位和生长方式,可以将肌瘤分为壁间肌瘤、浆膜下肌瘤和粘膜下肌瘤。子宫壁是由纵横交错的肌纤维构成的,它的外表面是浆膜层,内衬是粘膜层或称子宫内膜。肌瘤当然是从肌层长出来的,多为壁间(内外壁之间)肌瘤。也可以向内突出,形成粘膜下肌瘤,还可以向表面伸张开成浆膜下肌瘤。有时长成一个新的实体,仅有一蒂与子宫相连。粘膜下肌瘤常可带蒂而垂到阴道里。以上三种形式也常同时存在。

子宫肌瘤大小不一,有的硕大如头,有的细小如珠;数量相差悬殊,有单发与多发之别,多发可达数百之众。肌瘤在子宫到处为“家”,常在宫体前后及底部,但也会在子宫角和子宫颈作梗,起到特别坏的作用,比如致不孕。

子宫肌瘤的一个主要症状是压迫,增大的子宫向前压迫膀胱,可有尿频、排尿困难;向后可压迫直肠,表现为便秘或大便困难。也可发生腹痛,大约有1/4的病人有此症状,尤见于粘膜下肌瘤者。这个现象很有意思,一个粘膜下肌瘤在宫腔里,子宫便会收缩,似乎要努力将其排除出去,亦如娩出胎儿,形成拉长的瘤蒂,脱垂到阴道里。这种病人月经多,出血淋漓,腹痛明显。在门诊,年轻医生往往因为病人说有出血而不敢检查,其实,阴道用窥具一撑开,便可看到球形的肌瘤。

子宫肌瘤的一个常见问题是不孕,约占20%―30%,这可能是因肌瘤位置在子宫颈或偏于子宫角,影响了输卵管的通畅。

说到子宫肌瘤的病因,现在尚不清楚。(责任编辑:胡国镇)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