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正文

老年人为什么易患直肠脱垂?

2016-03-02 网络 A +

导读:直肠脱垂又称“脱肛”,它是指直肠黏膜、肛管、直肠和部分乙状结肠向下移位,脱出于肛外的一种慢性疾病。老年人直肠脱垂则多因年老体弱、气血不足、中气下陷、气虚不能收摄而引起。

老年人为何易患直肠脱垂?

1、老年人直肠脱垂多因年老体弱、气血不足、中气下陷、气虚不能收摄而引起。"虚"是老年人发病的主要原因。

2、由于老年人全身组织衰退、肌肉松弛,加上一些慢性疾病,如便秘、气管炎、咳嗽、前列腺肥大、排尿困难等。频繁增加腹压,同时隔肌下降,压迫腹腔脏器推压乙状结肠和直肠向下移位,又由于老年人体弱无力,括约肌松弛,骨盆直肠窝、坐骨直肠窝脂肪量减少,这也是老年人易发生不完全性直肠脱垂的原因之一。

3、对老年人患直肠脱垂的治疗,既应重视局部的致病因素,更应重视全身整体的状况。

老年人如何预防直肠脱垂:

预防脱肛,主要就是加强腹肌收缩锻炼,反复收腹,一分钟做30次,这样能够加强骨盆肌肉收缩功能,同时尽量避免久坐久蹲。

另外,养成每天按时大便的习惯,缩短大便时间,保持肛门干净,多喝水、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特别是要积极治疗慢性咳嗽和肛门部位的慢性疾病等。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