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正文

小儿直肠息肉全面解析

2016-03-02 网络 A +

小儿直肠息肉绝大多数为单个,而且大多数位于直肠后壁,多见于4-7岁小儿,男孩多于女孩。小儿直肠息肉的特点是粪便上带有鲜血,粪便与血不相混,只挂在粪便表面或仅便后从肛门滴出数滴鲜血。出血量多不大,几乎无大出血,且无疼痛,常是间歇性、反复性。可以隔1天或隔2天便一次。

有时可在粪便的一侧见到一浅的纵形凹槽,上面沾有血迹,这是息肉压迫粪便并受到粪块磨擦造成的。有时排便时可以见到从肛门排出一带蒂的小肉球。该肉球色红,形

有一些息肉的位置较高,如位于距肛门6-7厘米处的息肉,虽然也有蒂但不易在肛门处见到,只能用手指检查直肠时才能触到一个活动,质软,无痛的小肿块,并在检查手套上见有血。也有少数息肉在排便时自己脱落,排出一个红色的肉球。若息肉长在乙状结肠,用手指检查直肠不能查到,需用乙状结肠镜或纤维大肠镜检查才能发现,因此小儿便血时用手指检查未发现息肉或其他病变,都应用乙状结肠镜或纤维大肠镜作进一步检查。

如桑椹,碰之易出血,大小一般在1厘米左右。这是一种带蒂的直肠息肉,位置较低,蒂较长故能在排便时脱出肛门。

小儿直肠息肉多数蒂较细,用手指就能把它摘除,无需电烧和手术。息肉摘出后出血极少,治疗比较容易。但对蒂粗短的息肉,高位的息肉需用其他方法摘除,有的还需开腹切除,不过这种情况极少。

小儿直肠息肉的治疗原则

1、电灼法:在肠镜直视下电灼切除息肉。

2、套扎法:用套扎器将胶圈套住息肉蒂根部。

3、切除法:蒂粗或基底宽之息肉可在鞍麻下手术切除。

用药原则

1、单个或小息肉病例以抗生素、灭滴灵和其他辅助药物为主;

2、多发息肉或临床症状重病例,用药除用抗生素外,尚应加强支持对症治疗。

47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