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凉燥

凉燥感冒怎样与类似证候鉴别?

2016-03-07 全球医院网 A +

(1)风寒表实证与凉燥证凉燥为次寒,与风寒表实证的病因——风寒,同属寒性,“由秋凉而后冬寒”,两证应属阴证、寒证、表证。不但发病季节较接近,而且临床表现亦有类同。如发热轻,恶寒重,头痛无汗,苔白脉浮等。加之深秋季节,气候渐寒,故这个时候的感冒,是风寒表实证,还是凉燥证,不易分清。但从病因性质及侵犯部位上看,尚可鉴别清楚。风寒表实证,主要是风寒之邪郁闭皮毛和肺窍;而凉燥证,夹有肃杀之气,具“燥胜则干”的特性,故口、咽、唇、鼻、舌、皮肤均干燥少津,这是风寒表实证所没有的。以鼻为例,风寒表实证见鼻流清涕,而凉燥证则鼻干无涕。依此鉴别,自然明了。

(2)温燥证与凉燥证同为秋燥病范畴。发病季节在立秋至立冬之间。常表现为“燥胜则干”的特点,其病变部位主要在肌表与肺系,如肌表的发热恶寒和肺系的咳嗽痰少与鼻咽干燥等。但温燥与凉燥性质有别,发病时令亦不同。一般而言,初秋为温燥,深秋为凉燥。若深秋气温不降,“至而不去”,亦为温燥;而初秋已至,天气突然变寒,“至而太过”,亦可为凉燥。可见“温”与“凉”,不但指季节,而且与气温变化有密切关系。两证的主要区别在于温燥证的口渴有汗,而凉燥证则无。其口、鼻、咽、皮肤等干燥的程度,以温燥证为较甚。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