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正文

诊疗下肢浅静脉曲张的发展

2016-03-08 全球医院网 A +

一、临床表现

1.浅静脉曲张:主要为大隐静脉及其属支发生静脉显露、扩张、隆起、弯曲,部分患者小隐静脉也曲张,可单独或与大隐静脉曲张并发。病程长和严重者可出现扩张静脉呈结节状,静脉曲张症状在站立时明显,行走、平卧和抬高患肢症状可缓解。通常小腿病变较广泛和明显。近年来,DePalma等提出,浅静脉曲张的标准为其管径大于4mm。

2.静脉机能不全:患者出现肿胀、疼痛、酸胀和沉重感。肿胀多发生在小腿,特别是踝关节平面,呈凹陷性肿胀,程度和范围亦随病情的轻重而不同,常晨轻,午后或长时间站立、行走后加重。疼痛、酸胀和沉重感多发生于直立或行走时。

3.郁积性皮炎:皮损位于下肢,多发于小腿下1/3处及两踝附近。初为红斑、瘀点、瘀斑和色素沉着斑,有痒感。继发湿疹时出现丘疹、水疱、糜烂、结痂,感染可出现脓疱,进一步加重本病。部分病人在色素沉着处出现浸润、肥厚、粗糙、苔癣化,其上干燥伴脱屑,甚至皲裂。皮损可长期出现,亦可缓慢扩展,严重时诱发自体敏感性皮炎。

4.小腿静脉性溃疡:溃疡常发生于内踝上部和小腿内侧下1/3处。原发性浅静脉曲张和交通

静脉机能不全所发生的溃疡通常表浅而无水肿,溃疡周有色素沉着。血栓性静脉炎形成后,可形成1个或多个溃疡,其基底水肿,有较多的肉芽组织,表面覆以浆液或腐物,有厚痂,周边色素沉着、硬化、增生,不易愈合。最终形成静脉周围炎或复发性蜂窝织炎。

静脉曲张综合征

包括静脉曲张,慢性静脉机能不全及静脉淤滞性溃疡,这是静脉曲张发展的不同阶段。

诊断要点:静脉曲张为下肢,特别是小腿有结节状及壶腹状的膨起。瘀滞性皮炎早期在小腿远端出现针尖大瘀点,日久后留下棕褐色含铁血黄素的沉积,呈现慢性皮炎改变,皮疹易渗出,结痂,继发感染,迁延难愈。反复的炎症使皮肤渐发生纤维化,硬化。静脉淤滞性溃疡,溃疡可在受至轻微的创伤后发生,由于局部的血运不好,溃疡常经久不愈。

静脉曲张综合征(venousvaricose)

二、分类和分期

下肢浅静脉曲张的分类

1.1916年Homans提出将下肢浅静脉曲张分为单纯性(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单纯性(原发性)为隐股静脉瓣关闭不全引起浅静脉曲张;

继发性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在后遗症期浅静脉代偿性扩张或血栓再通过程中破坏隐股静脉瓣和交通静脉中的瓣膜形成浅静脉曲张。

2.1994年美国静脉学会提出的CEAP分类法(C-临床表现,E-病因学,A-解剖分布,P-病理生理学)——目前已为欧美学者所接受的分类法

大隐大隐静脉小隐静脉

Hach根据远端血管功能不全的位置(DPI)分期Ⅰ期为隐股静脉结合部功能不全Ⅰ期为隐腘静脉结合部功能不全

Ⅱ期为DPI位于膝上10CMⅡ期为DPI位于小腿中份

Ⅲ期为DPI位于膝下10CMⅢ期为DPI位于踝部

Ⅳ期为DPI位于踝部

C包括有症状或无症状(s/a),分6级,0级为无可见或触及的静脉疾病体征,1级为毛细血管扩张、网状静脉、踝部潮红,2级静脉曲张,3级有水肿但无皮肤改变,4级为色素存着、湿疹和皮肤硬化等,5级为皮肤改变和已愈溃疡,6级为皮肤改变和正发生的溃疡;

E分为原发性、继发性或先天性(p、s或c);

A分浅静脉、交通静脉或深静脉(s、p或d);

P分为静脉血液倒流、回流障碍或二者均存在(r、o或r/o)。

三、检查方法

您知道诊断下肢浅、深和交通静脉系统病变的金标准是什么吗?

1.传统的检查方法:

(1)屈氏试验(Trendelenburgtest):判断隐股静脉瓣膜功能和交通静脉瓣膜功能。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