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正文

新生儿惊厥的典型症状及鉴别

2016-03-09 全球医院网 A +

新生儿由于脑发育不健全,其发生惊厥时没有年长儿典型全身惊厥表现,家长应注意小儿的多汗异常情况。下面是一下具体的相关介绍。

新生儿惊厥的典型症状

1、面部肌肉抽动,以头面部表现为主,抽搐轻微,而局限面部肌肉颤动,眼球偏斜,振颤,眨眼动作或有咀嚼动作,吸吮、吞咽等动作,有时流涎,时而异常哭闹,面色苍白或青紫。

2、若有脑损伤者,则出现一过性呼吸暂停,可接受20秒左右心率减慢,紫绀,继之全身发软,松弛,双目凝视,注意与正常小儿周期性呼吸暂停区别,此种现象是呼吸暂停5-10秒无面色及心率改变。

3、热性惊厥是小儿惊厥最常见的原因,发病率约2%~8%。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清楚,可能因为6个月~3岁小儿的大脑发育不够完善,以至弱的刺激也能在大脑引起强烈的兴奋与扩散,导致神经细胞突然异常放电而发生惊厥。

与其他疾病鉴别诊断

(1)屏气发作:多发于6~18个月的婴幼儿,5岁前会逐渐自然消失。呼吸暂停发作常在情绪急剧变化时,如发怒、恐惧、悲伤、剧痛、剧烈叫喊时出现,常有换气过度,使呼吸中枢受抑制,哭喊时屏气,脑血管扩张,脑缺氧时可有昏厥、意识丧失、口唇发绀或阵挛,持续约0.5~2分钟恢复呼吸,症状缓解。发作后入睡;1天可发作数次,发作间期脑电图正常。这种婴幼儿性格暴躁、任性。应加强教育。

(2)晕厥:发作时突然跌倒、意识丧失、全身肌张力消失。意识丧失超过15~20s可发生阵挛动作,有时可出现呼吸暂停、心率减慢、流涎等。甚至可发生心跳暂停、瞳孔散大及尿失禁。

发作时间短暂,时间一般为1~2分钟。其发病机制为由于某种刺激(诱因)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引起周围血管床扩张,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回心血量减少。

以致心脏输出量减低,导致暂时性脑血流量减少,或血压急剧下降导致脑灌注压受到影响而引起晕厥。晕厥前均有明显的诱因,如情绪紧张、疼痛、恐惧、轻微出血、医疗穿刺及注射等,天气闷热、空气污浊、疲劳、空

腹时更易发生。此时如取头低位躺卧姿势可防止发作。平卧位极少发生。发作后自然苏醒。发作期及间期脑电图检查可见3~10s的广泛性、对称性2~3Hz的慢波,无痫性放电。

(3)抽动症: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身体某部位的一种固定或游走性的单处或多处肌肉群的急速收缩动作,具有突发性、瞬间、无先兆、不随意、无节律和反复发作的特点。

临床上可表现为运动性抽动、发声性抽动、感觉性抽动和抽动-秽语综合征。约50%患儿的脑电图可有非特异性改变,少数有异常放电。神经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所见,但对鉴别诊断有帮助。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