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黄疸

小儿黄疸的3种常见类型

2016-03-09 全球医院网 A +

黄疸系指血中胆红素增高,导致巩膜、粘膜、皮肤及体液发生黄染的临床表现。黄疸既是症状,又是体征。正常的血清总胆红素浓度为1.7-17.1μmol/L,其中,直接胆红素应低于3.7μmol/L。当血液中胆红素浓度超过正常范围而未出现肉眼可见的黄染时,称为隐性黄疸;血清总胆红素浓度超过341μmol/L时,即可出现肉眼可见的黄染现象。

(一)溶血性黄疸

由引起溶血的疾患而导致的黄疸,称为溶血性黄疸。

先天性溶血性贫血:

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海洋性贫血等。

后天性溶血性贫血:

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新生儿溶血、误输异型血及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某些药物及毒物引起的溶血等。

(二)肝细胞性黄疸

由于肝细胞广泛性损害而引起的黄疸,称为肝细胞性黄疸,见于一切可导致肝细胞广泛性损害的疾患,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中毒性肝炎及急性传染病如伤寒、钩端螺旋体病,亦可见于败血症等。

(三)胆汁瘀积性黄疸

由各种原因所引起的肝内、肝外胆管阻塞以及肝内胆汁瘀积而发生的黄疸称为胆汁瘀积性黄疸。

肝内胆管阻塞:

肝内胆管泥沙样结石、原发性肝癌侵犯肝内胆管或形成癌栓等。

肝外胆管阻塞:

胆石症、胆道蛔虫症、胆管炎、胆道肿瘤、术后胆道狭窄以及壶腹周围癌、胰头癌、肝癌、肝门及胆总管周围淋巴结肿大压迫胆管等。肝内胆汁瘀积见于病毒性肝炎、药物性黄疸、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等。

(四)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

由于先天性酶缺陷导致肝细胞先天性功能障碍,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及排泄异常所致的黄疸临床上少见,大多有家族史,儿童或青年期发病,除极少数外,多数一般状况良好。(责任编辑:linli)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