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正文

前列腺异位的发病原因和机制

2016-03-15 寻医问药 A +

前列腺异位疾病在男性疾病当中也是有着比较高发病率的,这样的疾病发生之后给男性带去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导致男性感觉到非常的自卑,这样的疾病也影响了患者的健康,那么前列腺异位疾病的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有什么呢?我们一起跟随小编详细了解一下。

(一)发病原因

胚胎的第12周,前列腺囊形成,尿道前列腺的内胚层细胞的外突形成前列腺原基,这些原基分成5组,构成前列腺的原始叶,这些原始叶至成年期才合并,其界限消失,除了上述的前列腺原基以外,中肾旁管以及中肾管退化后的一些残余组织在膀胱颈等部位形成与前列腺性质相同但较小的尿道上皮旁支,这些较小的旁支,通常在生理上无功能,不发育成前列腺,但在某一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它们可能进入发育状态,引起前列腺异位的发生。

前列腺异位在临床上常表现为血尿、尿频或排尿梗阻。Butterick(1971)总结报告的一组68例尿道内前列腺异位患者,96.5%有血尿,年轻的男性血尿病人必须考虑该病的可能性。其次为尿频和排尿梗阻,有时血凝块堵塞可导致急性尿潴留。盆腔内的前列腺异位一般病史长,体积大,多于压迫膀胱或膀胱颈部引起排尿梗阻后发现。

(二)发病机制

前列腺异位可出现在不同部位,如膀胱三角区、膀胱颈、膀胱壁肌层、阴茎根部、残留脐尿管的末端,前列腺部尿道内。张正午等报告巨大盆腔前列腺异位(重400g),张定金等则报告1例包皮前列腺异位,实属少见。膀胱内的前列腺,常被误诊为膀胱肿瘤,前列腺部尿道内的前列腺异位,往往以“尿道息肉”的形态出现。

前列腺异位发育的因素,尚不十分清楚,胚胎期环境因素的作用所致的发育缺陷,青春期前的性激素刺激等,可能在前列腺异位的发生机制上起着某种作用。Gutierrez和Nesbit认为其发生有3种可能性:①正常应当消退的前列腺芽在性成熟时受到某些刺激而重新生长;②前列腺上皮的异位生长;③移行上皮化生(metaplasia)或类似前列腺的腺上皮。

关于前列腺异位疾病的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人们确实有必要去了解这些基本常识,因为男性前列腺异位疾病在生活当中也是有着比较高发病率的。我们了解了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可以帮助更加正确的认识前列腺异位疾病。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