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正文

排尿时是如何发生晕厥的

2016-03-29 寻医问药 A +

排尿性晕厥是一种反射性晕厥,一般多在夜间起床排尿过程中或排尿将要结束时发作,白天排尿时也可能发生。绝大多数发生于老年男性。发作前一般没有明显征兆,发作时会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多数老人苏醒后无明显不适感,少数人会出现轻微头昏,休息片刻后症状会消失。但极少数反应严重者,晕厥摔倒后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摔伤,个别患者还可能诱发严重的心律失常而危及生命。因此,老年人对排尿性晕厥不可掉以轻心,应做到防患于未然。

发生排尿性晕厥虽与多种因素有关,但关键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人在入睡时交感神经处于抑制状态,刚睡醒时尚未恢复正常。加之一些老年人入睡前可能饮水较多,尿量与尿的次数增多,特别是男性老人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前列腺增生,常出现排尿不尽、残尿增多以及尿频、尿急等症状,排尿时伺延长;或因为突然体位改变(如由坐位突然站起)或排尿后膀胱压力骤减,腹腔内静脉扩张,造成回心血量下降,出现暂时性脑血流量减少,大脑短时间内缺血缺氧而导致晕厥。若排尿时迷走神经兴奋,血管扩张,减少了回心血量,导致心排血量不足,血压下降,出现脑供血不足,也容易引起晕厥。若迷走神经兴奋抑制心率,心脏功能差的老人则可能引发心率失常。

一旦发生排尿性晕厥,应立即让老人平卧,头部放低,抬高下肢15分钟,以增加回心血量,并解开衣领与腰带。如出现恶心呕吐,则应让头部偏向一侧,以防引起窒息。意识恢复后,可慢慢扶其坐下,休息半小时后再让其慢慢站立,避免因站立过快再次引起晕厥。若并发心律失常或骨折等,则应送往医院及时请医师进行急救处理。

为了减少与防止排尿性晕厥的发生,应注意采取以下措施:①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提高交感神经的应激能力。②睡前不宜饮水过多,睡前3小时内不可超过500毫升,并注意睡前将尿排空。可在床前放一尿壶,以减少起床入厕次数。③老人入厕起床时动作要缓慢,醒后尿意急迫时,可先在床边坐片刻,并反复深呼吸数次再去排尿。④年高有心脏病的老人,或经常服用安眠药的老人,夜间排尿时应采取坐位,而且身边应有人照看。不要关厕所的门。这样发生意外时,家人与医生救护比较方便。⑤排尿时要缓缓用力,不可用力屏气。若预感有头晕、眼花、心慌、双下肢发软、面色苍白等征兆时,应立即蹲下或坐在马桶上。⑥避免过度劳累。患有慢性疾病者,要及时进行病因治疗。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