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正文

新生儿溶血病的常识

2016-04-01 寻医问药 A +

新生儿溶血病通常是指母子血型不合,由血型抗原免疫后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性疾病。包括ABO血型不合和Rh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病。在我国ABO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病发病较多,Rh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病发病较少。

ABO血型不合以母亲血型为“O”型,小儿血型为“A”型者最多见,“B”型者次之,ABO溶血病大多第一胎就发病。Rh血型不合病儿的母亲为Rh阴性血,小儿为Rh阳性血,很少第一胎发病,如母亲有输血史,小儿可第一胎发病。

新生儿溶血病的症状轻重差异很大。一般来说Rh血型不合者症状重,ABO血型不合大多症状较轻,少数症状重。溶血严重者出生时已有严重贫血,全身水肿,可发生心力衰竭,有的甚至为死胎。小儿常在出生后第1天或第2天出现黄疸,迅速加重,黄疸出现越早,发展越快,病情越重。

ABO溶血病儿多为轻度贫血,Rh溶血的小儿贫血严重,可导致心力衰竭。大多数病儿除黄疸、轻度贫血外无其他表现,严重者有吃奶减少、嗜睡。小儿还有肝、脾脏肿大。如果溶血较重,血中胆红素浓度达到340μmol/L以上,可能发生核黄疸。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