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正文

眼睑长疙瘩不一定是针眼

2016-05-24 家庭医生在线 A +

孩子下眼睑长了一个小疙瘩,家长误以为是针眼,没有充分重视。等到硬块越长越大,皮肤溃烂,孩子哭着喊疼,这才慌忙送孩子就医。经医生及时治疗,孩子基本恢复正常,但接诊的医生叹道:“家长硬是把小问题拖成大问题,让孩子白白吃了许多苦。”

乐乐今年五岁,长得漂亮讨人喜欢。两个月前的一天,乐乐的妈妈发现在乐乐右眼的下眼睑处冒出了一个小疙瘩,只有绿豆大小,不疼不痒。乐乐妈妈以为是“针眼”,于是决定用毛巾热敷,再配合滴些眼药水。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疙瘩不仅没有消失,反而越长越大,还反复出现了红肿的情况。原来没有不适感的乐乐也开始哭闹,吵着说眼睛疼。乐乐妈妈吓得赶忙带着孩子到省中医院小儿眼科求诊。此时乐乐右眼下眼睑的肿块已经大如樱桃,肿块部位的皮肤溃烂,并出现瘢痕及下睑轻度外翻。在仔细检查后,医生切除了乐乐眼睑上的肿块,目前乐乐基本恢复正常。

针眼又称麦粒肿,一般可以自行痊愈,但为什么乐乐患上的“针眼”会造成如此严重后果?乐乐妈妈百思不得其解。“其实孩子得的是霰粒肿而非麦粒肿,孩子妈妈的治疗方法只对麦粒肿有效”,小儿眼科主任邱晓荣介绍,霰粒肿和麦粒肿较为相似,都是眼睑处的硬块,两者很容易混淆,每年都会有不少家长错把霰粒肿当做针眼,而耽搁了孩子及时治疗。

其实只要仔细观察,两者还是有不同之处。麦粒肿是由细菌引起的炎症,因此它的初始症状表现为眼睛红肿、疼痛,分泌物多,而霰粒肿是睑板腺出口阻塞,分泌物潴留引起的炎性肉芽肿,早期可在眼睑附近皮肤上摸到黄豆或绿豆大小的硬结,无明显疼痛症状,然而随着病情的发展,如果不及时治疗会继发感染,出现与麦粒肿类似红肿疼痛的症状。不同于麦粒肿可自行痊愈,霰粒肿的症状只会加重,严重的话肿块会在皮肤面破裂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