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正文

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

2016-07-05 互联网 A +

慢性心力衰竭可以由心肌功能异常、心律失常、瓣膜异常或心包疾病引起。贫血、肾脏或甲状腺功能异常以及心脏抑制药物可以加重心力衰竭,较罕见的情况下可以直接造成心力衰竭。心力衰竭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高,年龄超过65岁的老年人中,心力衰竭的发生率约为1%,因心力衰竭住院的患者约80%年龄大于65岁。由于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心衰的发生率逐年增加。心力衰竭是造成老年人死亡的常见原因,正确识别和处理老年人心力衰,降低其发病率是我们要研究的重点。

1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评估,年龄在59~89岁,期中男女比例为3:2。其中主要为缺血性心脏病和慢性肺原性心脏病。

2病因与诱因

2.1病因

慢性心力衰竭可以由心肌功能异常、心律失常、瓣膜异常或心包疾病引起。贫血、肾脏或甲状腺功能异常以及心脏抑制药物可以加重心力衰竭,较罕见的情况下可以直接造成心力衰竭。心肌梗死是导致心力衰竭的重要病因,由于心肌的坏死使心脏收缩能力下降或(和)心肌收缩不协调,大面积的急性心肌梗死常常导致急性左心衰竭或心源性休克。对于多支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由于心肌长期缺血、缺氧,导致部分心肌细胞冬眠或坏死、纤维化,使心肌收缩力下降;心脏负荷过重,前负荷(容量负荷)过重和后负荷(压力负荷)过重两种。如心室流出道肥厚、限制性心肌病、心包大量积液及心包缩窄等,由于血液回流受阻淤积于外周静脉或肺静脉导致心力衰竭。

2.2诱因

有基础心脏病,往往需要一定的诱因才能发生心力衰竭。据统计约有60%~90%心力衰竭的发生是由于诱因诱发的。诱发心力衰竭的诱因很多,其诱发机制各有不同。有的是增加心脏负荷和心肌耗氧量,有的是减少冠脉供血量,有的是直接或间接抑制心肌的收缩力,有的是通过电生理改变引起心律失常,也有的是上述综合作用的结果。但任何诱因是否诱发心力衰竭,关键在于诱因作用的强弱和原心功能的代偿状态;由于感染、体力活动过度和情绪激动以及气候变化、药物影响和输液不当、或心律失常等诱发因素,既可诱发心力衰竭,在某些情况下,又可成为直接引起心力衰竭的原因和造成难治性心力衰竭的重要因素(如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等)。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这些诱因是能得到有效防治的,因而,对心力衰竭诱因及时发现和消除,不但可预防或延缓心力衰竭的发生,并且也是治疗心力衰竭重要的有效措施。

3临床表现

心力衰竭的诊断主要依赖于从病史、体格检查和适当的辅助检查作出的临床判断。诊断心力衰竭的必需条件是患者应该具有下列特征:心力衰竭的症状,包括典型的静息或劳力性的呼吸困难或疲倦,踝部水肿以及静息时主要心功能异常的客观证据。

收缩期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为:

①左心室增大、左心室收缩末期容量增加及LVEF≤40%;

②有基础心脏病的病史、症状及体征;

③有或无呼吸困难、乏力和液体潴留(水肿)等症状。症状及体征相当重要,它可提醒观察者注意心力衰竭存在的可能。一旦确立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症状可用于判定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监测治疗的效果。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