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非典

专家提醒非典预防药方不能滥用

2016-07-06 互联网 A +

最近,到药店走走就会发现,配中药的柜台前来抓药的市民比以前要多出不少。药店更是加班加点,从各地采买药材来满足大家的需要。预防“非典”的药方从1个增加到7个,每个都有不少市民追捧。不过专家提醒:预防也要对症,根据自己的状况选择药方才能真正起效,否则会成为一种浪费。

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员李维贤教授和张兆云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现在在药房里经常可以看到以讹传讹的事情。有的老太太拿着方子来抓药,上面写着麝香10克。先不说吃这么多麝香会不会管用,光买10克麝香得花多少钱百姓都不了解就要抓。药方上是黄芪10克,学校让孩子记药方,有的学生却写成了黄金10克。所以专家认为即使是抓预防药方,最好也要请医生帮着看看写得对不对、适不适合自己,免得好事变坏事,预防“非典”还没起效先因为吃药引起不适。

预防和治病都不能“一方打天下”

中医是非常个体化的一种治疗方法,在中医看来男女有别,老人小孩的虚处不同,就是每个人的体质也不一样。所以预防首先要看是哪里虚,“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要有针对性,否则本身不虚的也给补虚了。试图漫无目的地进补不能达到效果。就像吃饭解饿,可是本来不饿,吃多了反而会积食。

在中医的理论中没有万能的钥匙,最基本的观点是辨证施治,不同体质做不同分析。因人、因地、甚至因工作性质而定,不应该千人一面。就像天热也不能每人发几根冰棍儿解暑,都吃了肯定有人闹肚子,更不能治病却不见人。

像中医治感冒都要分四季,打个比方:冬天感冒可以给病人穿棉袄,可是三伏天就不好。冬天有冬天的药,夏天吃夏天的药,连春分和清明时吃的方子都不太一样。老人偏虚,而孩子通常都是纯阳之体,男性属于气分体质,女性则是血分体质,不能完全进行规范化的治疗。中医里热性病很多,在西医看来是感冒的,中医就有20多种热病与之对应。有的孩子经常感冒,医院就会老当外感治,其实他可能是因为吃得太好,食火积在体内招致外感,如果不泄食火,感冒的病因就一直不能消除,所以预防和治病都要辨症,不能“一方打天下”。

舌苔白腻的人吃预防方比较对症

拿现在比较流行的几个预防方来看,舌苔白腻的人吃比较对症。不过黄芪是中医中最常用的治疮药,但是没有疮的人连吃5天以上可能就有人会出现不适。白术比较燥,用的时候要慎重。苍术、白术和藿香三味药对于有三叉神经痛的人不太适合,老人原来大便就困难的吃了含这些药的方子可能也会有反应。中医讲究的是个体论治,预防也应该是针对个体的,最好请中医做个必要的简单诊断,问问每天吃饭、排泄、睡觉的情况后再用药。

[1]>下页

12下一页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