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胃病

门脉高压性胃病的诊治

2016-07-08 互联网 A +

门脉高压性胃病(PortalHypertensiveGastropathyPHG)主要发生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中,仅次于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占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10%~30%以上。本文仅就其诊治简介如下。

1.定义

1984年Sarfeh等提出门脉高压性胃病与非门脉高压性胃病在形态、功能、治疗上都有不同,因其病理组织学上炎性改变依据不足,可称其为门脉高压性胃病,逐渐引起人们重视。1991年,smart和triger首次采用“门脉高压性胃病”命名,并被世界诸多国家的学者所认同。1992年在意大利米兰的一次有关门脉高压性胃病的共识会上,众学者把门脉高压性胃病定义为:当门脉高压患者镜下胃粘膜出现病变并伴有粘膜和粘膜下血管扩张,而组织学上并无明显炎症表现时,这种病变即称为门脉高压性胃病。

2.诊断

上消化道出血常常是门脉高压性胃病唯一的临床表现,但仅发生于重度门脉高压性胃病。门脉高压性胃病的诊断主要依靠内镜下表现。Papazian等对门脉高压胃粘膜进行观察,其花斑状镶嵌图案发生率高过94%,且其病变部位主要累及胃底及近端胃体,认为是门脉高压性胃病的一种特征性改变。

McCormack法把门脉高压性胃病分为轻度和重度,轻度者表现为细小的粉红色斑点或“猩红热”疹,在条纹状外观的皱襞表面上出现的浅表红斑或“蛇皮”(Snakeskin)征或镶嵌样病变。重度者表现为散在樱桃红斑点或弥漫性出血改变。目前多采用McCormack法。

[1][2][3]下一页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