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正文

腰疼的中医辨证治疗

2016-08-30 互联网 A +

  中医学认为,腰痛主要与感受外邪、跌仆损伤和劳欲太过等因素有关。感受风寒,或坐卧湿地,或长期从事较重的体力劳动,或腰部闪挫撞击伤未完全恢复,均可导致腰部经络气血阻滞,不通则痛。素体禀赋不足,或年老精血亏衰,或房劳过度,损伤肾气,“腰为肾之府”,腰部脉络失于温煦、濡养,可致腰痛、从经脉循行上看,主要归足太阳膀胱经、督脉、带脉和肾经(贯脊属肾)。故腰脊部经脉、经筋、络脉的不通和失荣是腰痛的主要病机。

  1、湿热型

  主症:腰疼,痛处伴有热感,小便混浊黄赤,口苦,舌苔黄腻,脉弦数或者濡数。

  治疗原则:清利湿热。

  方药:四妙丸加减。

  黄柏10g,山苍术10g,牛膝9g,苡米仁20g。

  2、气滞络阻型

  主症:腰部胀痛,痛处走窜不定,不能俯仰转侧,咳嗽时疼痛加重,苔薄,脉弦。

  治疗原则:理气止疼,通络活血。

  方药:复元活血汤加减。

  柴草5g,天花粉9g,当归9g,红花6g,棒草6g,大黄10g,桃仁10g。

  3、瘀血内积型

  主症:腰疼如锥如刺,痛有定处,腰部活动或者咳嗽时疼痛加重,舌紫有瘀斑,脉涩。

  治疗原则:活血化瘀,舒筋通络。

  方药:身痛逐瘀汤加减。

  秦艽3g,芎藭6g,桃仁9g,红花9g,棒草6g,羌活3g,没药6g,当归9g,糖五灵6g,香附3g,牛膝9g,蚯蚓6g.,

  4、痰瘀互阻型

  主症:腰部酸胀痛或者刺痛隐痛,痛处固定,局部僵硬或者有畸形,形体疲倦、消瘦,舌质淡或者紫暗,脉滑涩。

  治疗原则:温经散瘀,化痰通络。

  方药:阳与汤加减。

  熟地30g,辣菜子6g,姜炭2g,赤根3g,牡桂3g,鹿角胶5g。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