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正文

西医治疗闭塞性周围动脉粥样硬化的常规方法

2016-08-20 互联网 A +

  对于只有间歇性跛行而无肢体营养障碍表现的病症较轻的闭塞性周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医生多采取保守治疗。主要是对患肢精心护理,并鼓励患者进行有规律的锻炼,调整饮食及生活习惯。对于症状较重的患者可采取药物治疗的方法,更严重者可考虑进行血管重建的手术治疗。

  1、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对肢体动脉狭窄所引起的缺血症状远不如对冠心病心绞痛有效,特别是血管扩张剂,临床上已证明对缺血性肢痛无效。肢体动脉狭窄时,在运动状态下,其狭窄的远端血管扩张而使组织的灌注压下降,而因肌肉运动所产生的组织间的压力甚至可超过灌注压。此时使用血管扩张剂将加剧这种矛盾,除非血管扩张剂可以促进侧支循环,否则不能使运动肌肉的灌注得到改善。换言之,缺血症状不可能缓解。有些临床试验证实服用己酮可可碱可增加间歇性跛行患者的运动耐受量,但甚为得到公认。对于严重肢体缺血的患者,长期用依前列醇(前列腺素I2)静脉给药,可减轻疼痛并有利于缺血性溃疡的愈合。

  抗血小板药特别是阿司匹林对防止四肢动脉闭塞性病变的进展有效,但不能提高患者的运动耐受能力。噻氯匹定也可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凝药肝素和华法林对慢性肢体动脉粥样硬化无效。同样,尿激酶、链激酶等也只能对急性血栓性血管闭塞无效。

  2、血管重建

  血管重建包括导管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这类治疗仅用于缺血性症状机急剧加重,出现休息痛并有致残危险者,或由于职业的需要必须消除症状者。

  (1)导管介入治疗: ①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PAT),经球嫩导管对狭窄部位进行扩张。②激光血管成形术,经导管引入激光光纤,切除粥因硬化斑块。③支架植入,一般是施行申述治疗措施后,防止再度狭窄而植入支架。

  主-髂动脉的PTA治疗近期成功率可达90%-95%,3年通畅率为60%左右。术前动脉狭窄的程度直接影响A的疗效,术前血管完全闭塞者疗效较差。斑块切除及植入支架的远期疗效仍在观察中。

  (2)手术治疗:即血管旁路移植,有几种可供选择的手术。手术的效果取决于狭窄的部位、范围和患者的一般情况。

  对主-髂动脉狭窄最常用的是以编网涤纶人工血管进行主动脉-双侧股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再通率为99%,5年及10年的通畅率仍分别为90%及80%。手术的并发症有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人工血管移植处感染、远端动脉栓塞及由于盆腔自主神经的离段而造成性功能障碍等。手术死亡率为10%-30%,绝大多数是死于缺血性心脏病。

  股-腘动脉窄以大隐静脉作旁路移植的预后较好,1年的通畅率约90%,5年通畅率达80%。手术死亡率为1%-3%。

  腰交感神经切除术对本病无效,它只能增加患肢皮肤的供血而不能增加肌肉的供血,并不能改善预后。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