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正文

心力衰竭病人如何进行饮食治疗

2016-08-22 互联网 A +

  心力衰竭是指在正常环境下,心脏泵出的血量不能满足细胞新陈代谢的一种疾病,心力衰竭病人平时要严格要求饮食,减少心脏负重,保护心脏。下面总结了五种日常生活的饮食要求,主要是少量多餐,限制钠盐的摄入等等。详细内容如下:

  (1)少量多餐。心脏病病人不宜吃得过多,每日总热能分4~5次摄入,以减少餐后胃肠过度充盈及横膈抬高,避免心脏工作量增加。晚饭应早些吃,宜清淡,晚饭后不进或少进任何食品和水分。

  (2)限制钠盐。这是控制心力衰竭较为适当的方法。为了减轻水肿,应限制食盐,每日约3克以内为宜。

  (3)适当限制蛋白质和热能的摄入。心力衰竭时,每日蛋白质可控制在25~30克,热能600千卡;2~3日后,蛋白质可加至40~50克,热能1000~1500千卡。病情好转后渐增蛋白质和热能,但不宜太高,以免增加心脏的负荷。

  (4)应吃易于消化的食物。心脏病病人由于血液循环功能减退,胃肠道瘀血、水肿,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因此,所进食物应易于消化。开始可用流质、半流质饮食,然后改用软饭。

  (5)应供给充足的维生素和适量的无机盐,如维生素B1及维生素C,以保护心肌。供给适量的钙,以维持正常的心肌活动。钾对心脏有保护作用,不足时引起心律失常。用利尿药时,除补钾外,还应注意镁、锌的供给。

  注意饮食可以有效的辅助治疗心力衰竭,医学方面一定要按照医生的要求,同时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的饮食,注意维生素的提供,吃清淡点的饮食,少食多餐。为了减轻水肿还要限制钠盐摄入。最终达到能够维持正常心肌活动。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