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绦虫病

为什么人会得绦虫病呢?

2016-09-03 互联网 A +

       绦虫病是由于进食不太熟的含有绦虫幼虫“囊尾蚴”的牛肉或猪肉而感染的寄生虫病。这种幼虫被食入人体后就在人的肠道里发育为成虫,来自牛肉的称为牛带绦虫,来自猪肉的称为猪带绦虫。这两种绦虫病是人体最常见的寄生虫病之一。这两种绦虫均为乳白色,扁长如带状,牛带绦虫较长可达4~12米,猪带绦虫较短也长达2~4米。这么长的虫体是由一片片节片连接而成的,每条成虫节片可达1000~2000个,每个节片可含10万个左右的虫卵。近头部变细,头顶有吸盘,牢牢地吸附在肠壁上。而内含数万虫卵的节片则随粪便不断排出体外,造成播散。猪、牛吞食了节片,就被感染,在它们的体内发育成幼虫。进入血液中,随血循环到肌肉组织,变成“囊尾蚴”幼虫,这种“囊尾蚴”含在猪肉里或牛肉里,被称“米猪肉”或“豆肉”。一般猪常吞食粪便中的节片,猪肉中常含大量的囊虫,易被人发现。而牛以草为生,仅吞食污染牧草的虫卵,故其感染一般不太严重,不易肉眼发现。人在吃了未煮的豆肉后,囊尾蚴即感染人体,在肠道内发育为成虫。所以猪、牛是绦虫的中间宿主,也就是说绦虫的幼年是在猪、牛身上生活的。人体是它的最终宿主,幼虫侵入人体,最后在人体内发育成熟。  得了绦虫病后表现轻重不一,有的没有任何症状,只当在便时看到排出的片片白色节片时才被发现,所以又有寸白虫之称。一般可有消瘦、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偶然亦有虫子过多引起肠梗阻或肠绞痛者。其中猪带绦虫的幼虫“囊尾蚴”在十二指肠内孵化钻入肠壁进入血循环,到脑内形成脑囊虫病,病人表现头痛,惊厥,昏精神文明等类似脑炎等类似脑炎、脑膜炎及癫痫等表现,使诊断较为困难。亦可发生在肌肉、眼、肺、肾等处形成各器官组织的囊虫病。  如果发现患有绦虫病或囊虫病,应尽快到医院去确诊,目前认为吡喹酮是治疗绦虫病和囊虫病的有效药物。我国民间用槟榔及南瓜子联合疗法也有较好的效果。在服驱虫药后应留24小时粪便,仔细寻找虫头,若头节未打下,则可能继续排出白色节片,需要继续驱虫。但有时虫头变形不易辨认,这时可继续观察大便,若3~4个月后追踪观察未发现节片排出,虫卵转阴,可认为痊愈。  该病与饮食习惯有关,预防该病一定要发迹吃生肉的习惯,肉类应煮熟,烧透,肉块不宜过大以保证囊虫能够杀死。菜刀与砧板应生熟分开。另外应加强屠宰工作的管理,禁止豆肉即含有囊蚴的猪牛肉在市场上出售。受染肉类应当冷藏,在零下10℃的低温下,储藏5天肉内的囊尾蚴即可死亡。同时注意防止牛、猪感染,不应放牧,提倡猪有栏,牛有舍,人畜分居,防止饲料被人粪污染。在流行地区应有计划的进行普查普治,发现病人应早治疗,这也是控制传染源的一项必要措施。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