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咽角化症

咽角化症的中医病名病因和治则探析

2009-11-26 www.verylib.com A +

文章内容:?1268?辽宁中医杂志2007年第34卷第9期咽角化症的中医病名病因和治则探析张守杰.王瑞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中医科,上海225)摘要:目的:探讨咽角化症的中医病名,病因,治则和临床治疗疗效.方法:对43例辨证分型为脾失健运,痰浊积聚型和胃火炽盛,上薰咽喉型,分别予以健脾化浊消导和泻火燥湿消导法治疗,并对咽角化症的病名,病因进行中医文献考证分析.结果:1个疗程治愈65%,2个疗程治愈35%,全部病例皆治愈.并提出本病中医病名应为"竖喉",病因为脾胃功能失调.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本病有显着疗效.关键词:咽角化症;中医病名病因;辨证论治中图分类号:276.1;766.3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000―1719(2007)09―1268―02咽角化症,其症状为咽部表面散布有乳白色或黄白色,头尖似钉或如碎片状的角化物,多从小窝内呈笋尖状突起.周围组织无明显炎性反应.角化物根部与其四周组织黏着牢固,不易拔除,其质坚硬,强行拔出,常留一出血面,往往被误诊为化脓性扁桃体炎¨.目前西医较多使用激光,微波疗法外[2-3],缺乏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笔者自1997年―204年,用中医辨证方法,治疗43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全部病人均为门诊病人,按照《咽科学》[41诊断标准予以确诊,检查咽部腭扁桃体,咽后壁等处可见一个或多个白色或黄白色突出物,触之坚硬,不容易拔掉,不同于扁桃体表面的渗出物,周围无充血.本组43例中,男20例,女23例;平均年龄28岁;病程4周~6个月;除咽部症状和体征外,其中兼有大便溏薄25例,大便干结14例,腹胀肠鸣24例,口腻口苦15例,胃纳减退21例.2治疗方法脾失健运,痰浊积聚型29例:除咽部出现角化物外,还兼有大便溏薄或大便次数增多,胃纳减退或口腻,部分病人还可出现腹胀肠鸣等症状,并可见舌淡红薄白苔或白腻苔,脉细或细濡.治则为健脾化浊消导,药用:焦山楂15,焦神曲15,焦麦芽15,焦谷芽15,生薏苡仁30,焦白术12,炙鸡内金15,山药12,白扁豆15,茯苓12.随症加减:病久体虚加党参9;舌苔厚腻加藿香9,佩兰9,苍术6;脘腹胀加陈皮6,佛手9,甚者加三棱6,莪术6,党参9;失眠心悸加北秫米(包煎)15,姜半夏9.胃火炽盛,上薰咽喉型14例:除咽部出现角化物外,还可兼有大便干结或便秘,口干口臭口渴等症状.舌质红苔黄腻,脉细数或滑数.治则为泻火燥湿消导.药用:制大黄9,焦山栀9,黄芩9,天花粉12,焦山楂15,焦神曲15,炙鸡内金9,茵陈9,车前草15.随症加减,药后大便仍秘结者,去制大黄加生大黄(后入)9,芒硝(冲)6;口苦胃脘灼热加玉泉散(包煎)15,知母9;口干咽燥欲饮,加麦冬9,石斛9;心烦惊悸加莲子芯9,黄连3,灯芯1.5.每日1帖,水煎服2次,4周为1-''-疗程,治疗期间,停用其他疗法.收稿日期2007―04―14作者简介:张守杰(1948一),男,浙江天台人,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中医耳鼻咽喉科的临床研究.3疗效评定标准与结果3.1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治愈:症状消失,角化物全部消除.3.2结果1个疗程治愈28例,占65%,2个疗程治愈者15例,占35%.全部病例均治愈.4讨论咽角化症的中医病名,至今是众说纷纭,有文献-6认为是相当于中医古病名"鱼鳞风".《集喉症诸方》谓:"初起点,日久白点成鳞.此症初起未成鳞者尚可治,若已成鳞,则饮后到喉即刻呕吐,为不治之症."《重楼玉钥》指出"此症极险难治",可见,"鱼鳞风"类似恶性咽喉肿瘤,不是咽角化症.有文献认为是"喉刺".《尤氏喉症指南》指出:"喉刺患=劳瘵后",《喉科金针》认为:"多因先患劳症,久则虚火上升,荣血已竭".《咽喉经验秘传》描写症状:"其喉上有红点,密密如蚊咬斑样".可见"喉刺"类似咽喉结核病,也不是咽角化症.有文献认为是"喉中生谷贼",《本草纲目》指出,"误吞谷麦芒刺名谷贼也",显然这是咽部异物,更不是咽角化症.至于有人认为是"咽白刺",那只是今人自造的病名,无古籍出典.那么,咽角化症的中医病名究竟是什么呢?笔者觉得1851年(咸丰元年)清末医家封一愚《咽喉秘传》记载的"竖喉"较为类似,"咽外两边累累发出,用钳拔出根,吹秘药,服凉膈散,数剂可愈.如妄用刀铍,存根在内,反复发作,成终身之疾."从症状看,角化物虽多但可拔除,并指出本病有反复发作的特征,从治疗看,凉膈散中有大黄,芒硝,栀子,黄芩,连翘,薄荷,甘草,可以通便泻热,符合咽角化症的治疗原则,191年(宣统二年)出版的《喉舌备要秘旨》亦有类似的记载.然而毕竟文字记载过于简略,只能够留待以后进一步查考.咽部角化症病因:因检查常可发现口颊纤毛菌和烟色带状菌,故西医认为由真菌寄=所致,又称之为"咽真菌病",亦有人认为,全身疾病引起的上皮组织营养不良,使上皮表层角化,引起此病-4.中医对咽部角化症的病因病理认识,历代文献少有提及.上世纪80年代,先师朱宗云教授"刚首先提出此病是由于胃火过盛,脾失健运,湿火薰蒸,痰浊凝结咽喉.此观点已被广泛认同1].笔者临床观察到,此病患者,常伴有肠鸣腹胀,大便溏薄或大便干结,并可兼见口腻口苦口臭,消化不良,食欲减退等症状.这是因为咽直贯于胃,口腔为胃系之属,脾之窍,脾与胃互为表里,共同完成腐熟水谷,输布津液的=理功能,当脾胃发生病理变辽宁中医杂志2007年第34卷第9期中医药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慢性乙肝疗效观察王欣欣.卢秉久(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沈阳110032)?1269?摘要:目的:观察比较中药疏肝补肾化瘀法与甘草酸苷片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慢性乙肝效果.方法:实验组3例给予中药复方煎荆150日3次口服;对照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片75日1次口服.观察实验前后两组症状改善及实验室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实验室指标明显好转,尤其在临床症状方面较对照组改善明显.结论:中药疏肝补肾化瘀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慢性乙肝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疗效较好.关键词:自身免疫性肝炎;慢性乙肝;中医药疗法;对照观察中图分类号:2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