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毒蕈中毒

毒蕈中毒信息

2009-12-06 drug.soouo.com A +

 
毒蕈中毒

毒蕈中毒蕈,俗称蘑菇,是一类高等真菌,有很高的食用价值。毒蘑菇称毒蕈,在我国已发现有80余种。毒蕈中毒是指误食毒蕈所致的中毒。由于毒蕈的种类不同,其含毒成分也极为复杂多样,但其中的蝇蕈毒素可能存在于所有的毒蘑菇中。蝇蕈是最毒的一个品种,每克干蘑菇中含2~3毫克蝇蕈毒素。这是一种细胞蛋白质合成的抑制剂,主要损害器官为肝、肾等。误食毒蕈的致死原因主要是肝性脑病、急性肾功能衰竭、呼吸衰竭。其中毒的严重程度取决于毒蕈的种类、毒紊性质和进食量等。我国古代对毒蕈中毒及解救方法早有认识。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方论・果实菜谷禁忌并治》中指出:“食诸蕈中毒,闷乱欲死”,治疗应“土浆饮一二升,大豆浓煮汁饮之,服诸吐利药,并解”。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亦有多处论述。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则总结了前人解毒蕈中毒的药物,如甘草、防风、忍冬藤、生姜、胡椒、绿豆、梨叶、荷叶、阿魏、地浆、鹧鸪等。【毒蕈中毒的病因病理】一、西医病因病理
毒蕈所含毒素随品种不同而异,其发病机制亦不同。如含毒蕈碱,主要是刺激兴奋神经节后胆碱能神经;含溶血毒素(如马鞍蕈酸等),作用于红细胞使之溶解;含肝毒素(如毒肽和毒伞肽等)则作用于肝细胞,引起肝坏死;而神经毒素(如异嗯唑类衍生物、蟾蜍素等)作用于神经系统,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含有吲哚的毒蕈,可致振荡和幻觉,系由于致幻素所致。二、中医病因病机
毒蕈中毒系饮食不慎,误食含有毒邪的毒蕈所致。毒邪人胃,首先伤及脾胃,导致运化失常,气机逆乱,升降失司,清浊相干,则上吐下泻;毒邪炽盛,正邪相争,则寒战发热;毒邪伤及心、肺、肝、肾诸脏,则心悸不安,喘促气急,身目俱黄,小便黄赤;毒邪伤及络脉,则可出现尿血、皮肤紫斑等血证;毒邪扰乱神明,则烦躁、抽搐,甚至昏迷。总之,毒蕈中毒为外邪所致,以邪实为主要病理表现。【毒蕈中毒的鉴别诊断】一、西医疾病鉴别
细菌性食物中毒:这是由于进食含有大量致病性细菌或细菌毒素的食物后引起的中毒。多发生于夏秋季节,以突然起病、胃肠道症状为主要表现。出现腹中绞痛、恶心呕吐、腹泻频作,多为黏液便或水样便。严重者可出现脱水表现。粪便中可检出或培养出致病菌。补液及抗感染治疗有效。预后良好。二、中医病证鉴别
单纯的呕吐和泄泻:前者是由于胃失和降,气逆于上所引起的病证;后者是因为脾胃功能障碍、运化失司、清浊不分而致。病变仅限于脾胃,很少波及他脏。多有饮食不节、情志失调或感受寒湿暑热之邪等诱因。【毒蕈中毒的理化检查】剩余食物或胃内容物中检出毒蕈,必要时可用胃内容物或剩余食物的抽提液作毒蕈碱的动物毒性试验。【毒蕈中毒的临床表现】1.神经系统表现中毒表现因毒素的种类不同而不同,中枢神经损害症状可有流涎、瞳孔缩小、精神错乱、妄想、嗜睡、昏迷等。
2.全身表现一般早期多为胃肠道症状,轻者胃肠道症状消失后即痊愈,严重者可经l~3天的虚假恢复期,除出现神经精神障碍外,出现广泛出血、肝肾功能衰竭、呼吸或周围循环衰竭而死亡。【毒蕈中毒的临床诊断】一、诊断要点
1.详细询问病史,发病前有进食蘑菇史。
2.发病情况呈多人同食、同时发病。
3.发病与进食时间常在进食后数小时内发病,一般为1~6小时,短者数十分钟,长者十余小时。
(参照:陈镜合,岑烈芳,梅广源.现代中医急诊内科学.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6.475)二、临床分型
1.胃肠型多见于粉褶蕈属、乳菇属、白菇属等中毒。此型发病多在进食后0.5~2小时。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重者频繁呕吐,剧烈腹痛,大便呈稀水样,可有少量黏液及红细胞,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腓肠肌痉挛,甚至休克、肾功能不全等。
2.毒蕈碱样症状型多见于捕蝇蕈、斑毒蕈等中毒。约在进食后数十分钟~数小时发病。临床表现为内脏平滑肌的痉挛,如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呼吸困难、流涎、流泪、多汗、喉中痰鸣;瞳孔缩小、视物模糊。重者可出现肺水肿、抽搐、昏迷、脑水肿等危重症。
3.抗胆碱综合征型见于斑褶蕈、捕蝇蕈及斑毒蕈等中毒。一般在进食5~6个小时内发病。表现为面色潮红、皮肤灼热、无汗、口干、心动过速、瞳孔散大、烦躁不安等。重者可出现狂躁、谵妄、抽搐、昏迷等。
4.溶血型多见于马鞍蕈、死帽蕈等中毒。多在进食后6~12个小时发病。临床表现为急性溶血。症见突然寒战发热、头痛、腰痛、血红蛋白尿、溶血性黄疸和急性贫血。重者可出现肾功能衰竭、急性黄色肝萎缩等危重症状。
5.神经精神型多见于角鳞灰伞、光盖伞属、花褶伞属等毒蕈中毒。一般在进食1~6小时发病。临床表现为幻听、幻视等各种幻觉。重者可有迫害妄想、狂笑类精神分裂症,或谵妄、抽搐、昏迷。部分患者可出现步态不稳、共济失调,或末梢神经损害,如四肢远端对称性感觉和运动障碍、麻木或强直、膝反射消失等。
6.肝损害型多见于栗茸蕈、斑毒蕈、肉褐鳞小伞蕈、秋生盔孢伞蕈等中毒。本型除对肝脏有严重损害外,对肾、心、脑均有毒害作用,病情严重、凶险,病死率高。此型胃肠道症状缓解后,有一段假愈期,2~3天后突然出现急性肝功能衰竭表现,甚至出现肝性昏迷。常伴有多脏器功能衰竭,如急性肾衰、中毒性心肌炎、中毒性脑病等。以上6型,因误食毒蕈的种类不同而临床表现各异,临床上常以某一类型症状为主,兼有其他类型症状。三、常见证及其辨证要点
本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根据邪人深浅及病情的轻重,临床可分为以下5型。・邪毒人胃本证为毒邪尚在表浅之候。证见暴起呕吐下利,恶心脘痞,下利清稀,腹痛,舌苔白腻、脉滑或濡。主要见于胃肠型病情较轻者。辨证要点:以呕吐、腹泻为主。・邪毒炽盛突然寒战发热,烦躁不安,头痛腰痛,小便黄赤,舌苔黄,脉数。主要见于溶血型及抗胆碱综合征型。辨证要点:发热烦躁,腰痛尿黄,脉数。・毒邪伤络、迫血妄行多见于溶血型。证见呕血、咳血、衄血、便血、尿血、瘀斑,头晕乏力,倦怠多汗,舌淡苔白,脉细数。辨证要点:各种血证。・毒邪扰心、蒙蔽清窍症见心悸汗出、躁动不安或嗜睡昏睡、谵妄幻觉、喜怒无常、舌红、脉细数或结代。多见于神经精神型。辨证要点:神昏谵妄,喜怒无常。・邪损肝肾、引动肝风症见身目黄,胁下痞,四肢麻木,腰酸痛,尿少赤,眩晕,惊厥,瞳孔或大或小,舌红少苔,脉弦细。见于神经精神型、抗胆碱综合征型、溶血型、肝损害型。辨证要点:四肢麻木或抽搐,身目发黄,眩晕,脉弦。【毒蕈中毒的急症处理】1.催吐或洗胃一旦发现毒蕈中毒,应立即催吐或洗胃,直至呕吐物或洗出的胃液呈清水状止。这是清除胃内尚未吸收的毒物的重要措施。
2.导泻洗胃结束时,可在胃管内注入生大黄煎液或50%的硫酸镁40~60ml,以清除肠道内尚未吸收的毒物。
3.血液透析对于毒蕈中毒目前尚存争议。
4.解毒剂的使用对于毒性很强的毒蕈中毒,有溶血现象的,有条件可用抗毒蕈血清治疗。
(1)巯基解毒药:如二巯基丙磺酸钠一次5mg/kg,肌内注射,每日3次,两天后改为每日1次,连续5天。
(2)阿托品:对于毒蕈碱样症状可用。一次lmg,每隔15~30分钟一次,直至病人瞳孔散大、皮肤干燥、面色潮红、肺部哕音消失,减量维持5~7天。
(3)对于抗胆碱综合征者,可用毒扁豆碱或毛果芸香碱皮下注射,直至瞳孔缩小、口腔湿润停药。
(4)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可提高机体对毒素的耐受力。
5.对症治疗纠正水、电解质的失衡,维持心、脑、肝、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积极治疗并发症。【毒蕈中毒的辨病论治】(一)专病专方
灵芝解毒汤:紫灵芝粉30g,加水连煮2次,将两次煎液浓缩为100ml,每服30mI,每日2~3次。药理试验表明:紫灵芝具有强心、保肝、镇静作用,对改善病人昏迷、抽搐、谵妄、心律失常及肾功能衰竭等,有较好疗效。可作为治疗各种毒蘑菇中毒的首选药物。(陈佑邦,王永炎主编.中医急诊医学.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92)
(二)单味中药
(1)鲜梨树叶汁:取2000g鲜叶洗净后加水捣汁,频服。对胃肠型、肝损害型、神经精神型有效,而对溶血型无效。
(2)鲜羊血一大碗,热服。
(3)水仙子6g,研末,用醋调服。
(4)甘草60g,绿豆60g,水煎服。
(5)金银花60g,煎汤频服。
(6)白矾6g,香油适量调匀,开水冲服。
(7)铁扫把1000g,洗净,加第二次淘米水适量,捣汁过滤后炖服。重症半小时一次,每次30ml。【毒蕈中毒的分证论治】1.邪毒入胃
(1)治法:和中化湿,辟秽解毒。
(2)方剂:藿香正气散合玉枢丹加减。
(3)组成:大腹皮10g,白芷10g,紫苏10g,茯苓10g,半夏15g,白术15g,陈皮9g,厚朴9g,桔梗9g,藿香20g,甘草6g,朱砂9g,五倍子lOg,山慈菇15g,麝香1.5g。
(4)备选方:藿香正气水2支冲服玉枢丹1g。
(5)加减:若患者呕吐严重者,可去桔梗,加大半夏用量。
(6)临证事宜:若在洗胃、导泻之后,患者仍出现频繁的呕吐和腹泻,可酌情使用收涩之品,以防止出现脱水之证。
2.邪毒炽盛
(1)治法:清热解毒。
(2)方剂:五味消毒饮加减。
(3)组成:金银花20g,野菊花15g,蒲公英15g,紫花地丁15g,紫背天葵子15g,丹皮9g,黄连6g。
(4)备选方:银花解毒汤,适用于邪毒炽盛伴有血证者。金银花20g,夏枯草15g,黄连3g,紫花地丁10g,水牛角20g,赤苓10g,连翘9g,丹皮9g。亦可用牛黄解毒片,每日3次,每次6片。
(5)加减:若热盛高热,加生石膏20g。
(6)临证事宜:患者烦躁不安,或出现神昏谵语时,可静脉滴注清开灵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
3.毒邪伤络,迫血妄行
(1)治法:清热凉血。
(2)方剂:泻心汤合云南白药。
(3)组成:生大黄6g,黄连3g,黄芩9g,煎汁冲服云南白药3g
(4)备选方:黄连解毒汤。适用于上中下三焦火毒炽盛者。黄连9g,黄芩6g,黄柏6g,栀子9g。
(5)加减:吐血、衄血者可加生地10g、玄参10g、丹皮9g以凉血止血;瘀热发黄者,加茵陈12g、大黄6g以加强清热解毒、祛湿退黄之功;尿血者加小蓟9g、蒲黄6g。
(6)临证事宜:临床上应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选用不同的止血药物,但原则上以凉血止血药物为主。若出现呼吸短促、神疲乏力之虚候,亦可选用益气止血之品。
4.毒邪扰心、蒙蔽清窍
(1)治法:解毒安神,清心开窍。
(2)方剂:牛黄清心丸合银花三豆饮加减。
(3)组成:牛黄粉0.75g(冲饮),黄连15g,黄芩9g,栀子9g,郁金6g,金银花15g,赤豆30g,绿豆40g,黑豆20g,生甘草9g。
(4)加减:躁动明显者加酸枣仁9g、珍珠粉3g、磁石20g;脉结代者加炙甘草15g;心悸者加柏子仁12g、浮小麦15g
(5)备选方:安宫牛黄丸,适用于病情危重、昏迷患者,可用l丸水化后鼻饲,取其解毒开窍之功。亦可用醒脑静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滴,每日2次。
(6)临证事宜:喉中痰鸣明显的患者,应酌情加用豁痰之品,并注意及时吸痰,防止窒息。
5.邪损肝肾,引动肝风
(1)治法:清热解毒,平肝熄风。
(2)方剂:轻者:银花三豆饮合茵陈蒿汤加减。重者:银花三豆饮合羚羊钩藤汤加减。
(3)组成:轻者用:金银花15g,绿豆40g,赤豆30g,黑豆20g,生甘草9g,茵陈20g,栀子15g,生大黄9g,桑寄生10g,车前子6g。重者选:金银花15g,绿豆40g,赤豆30g,黑豆20g,生甘草9g,羚羊角粉5g(冲服),钩藤9g,生地黄15g,菊花9g,茯神9g,白芍9g,石决明15g,
(4)备选方:天麻钩藤饮,适用于眩晕、惊厥较甚者。天麻9g,钩藤12g,石决明18g(先煎),栀子9g,黄芩9g,川牛膝12g,杜仲9g,益母草9g,桑寄生9g,夜交藤9g,朱茯神9g。
(5)加减:若牙关紧闭,四肢抽搐,加全蝎6g、天麻9g、生龙牡各20g。
(6)临证事宜:素体虚弱者慎用天麻钩藤饮。【毒蕈中毒的治疗原则】毒蕈中毒以毒邪入内为因,故以邪实为本。应重在祛邪,即清除毒物。西医除清除毒素外,采用解毒剂治疗,对症处理。【毒蕈中毒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思路】毒蕈中毒无单一的特异性的解毒剂。这是由于不同种类的毒蕈所含的毒素不同的缘故。即使是抗毒蕈血清,也并非可以治疗所有的毒蕈中毒。因此,对于毒蕈中毒的病人,首先应清除消化道尚未被吸收的毒物,即洗胃导泻等。西医可根据临床表现,选择使用巯基解毒药、阿托品或毒扁豆碱等。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有利于提高机体对毒素的耐受性。对症治疗也是重要的治疗手段。中医辨证施治,但重点在于清热解毒。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毒蕈中毒的名医经验】何任:治疗毒蕈中毒,开始以姜半夏9g、姜竹茹12g、陈皮6g、生甘草6g、绿豆花30g、藿香6g、玉枢丹3g(研细吞服)以避秽解毒,后期用姜竹茹12g、枳实6g、橘白9g、茯苓12g、白术9g、盐橄榄1颗,以扶脾和胃。(何任.何任临床经验辑要.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475)【毒蕈中毒的调摄护理】对未能识别有无毒性的蘑菇,不应食用。对同食毒蕈而尚未发病者,应留院密切观察,一旦出现症状,立即进行积极救治。注意观察及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与医生保持联系,汇报病情变化,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在饮食上,对于意识清醒者,尽可能进食一些流汁、半流汁饮食,待胃肠功能恢复正常后再进普通饮食。

本搜索引擎只做信息搜索使用,仅供医生和患者参考,处方用药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