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羊痘

综合防治山羊痘

2009-11-26 tech.gdcct.gov.cn A +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科技直通车>病害防治综合防治山羊痘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来源:广东省农科院彩田科技信息中心发布时间:2006-08-07

  山羊痘是各种家畜痘病中危害比较严重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常在冬末春初流行。最初是个别羊发病,以后逐渐蔓延全群。致病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染,也可以通过损伤的皮肤或粘膜侵入,饲料、垫草、皮毛产品和体外寄生虫都可成为传播媒介。

  病初山羊体温升高至41~42℃,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甚至废绝,结膜潮红,有粘液和脓性分泌物从鼻孔流出,呼吸和脉搏增速,约经1~2天发生痘块。痘块多发生于皮肤无毛或少毛部位,如眼周围、唇、鼻、四肢和尾内面,开始为红斑,突出皮肤表面,随后逐渐增大,最后形成结节、溃疡。

  防治该病,平时应加强饲养管理,特别是在冬春季节应适当补饲,注意防寒。在羊痘常发地区,对羊群定期进行预防接种。已发病的羊群,应立即隔离病羊,进行接种和综合防治。对尚未发病羊均用羊痘鸡胚化弱毒疫苗进行紧急接种,不论羊大小,一律在尾部内侧皮下注射疫苗0.25毫升。接种后4~6天产生可靠免疫力,免疫期可持续1年。对病死羊要深埋,不得随便乱扔,防止扩散蔓延。

相关阅读山羊感冒的防治[2006-04-1000:00:00]识别山羊是否患病[2006-04-1700:00:00]波尔山羊引种初期的管理[2006-08-1700:00:00]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