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羊痘

12316新农村热线

2009-11-26 www.jl.gov.cn A +

  (1)病原病原为山羊痘病毒。病毒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很高,用3%石炭酸、2%福尔马林、2%火碱热溶液、20%石灰水消毒。

  (2)传染途径可发生于任何季节,以春秋较多。病的主要来源是病羊,病羊呼吸道的分泌物、痘疹渗出液、脓汁、痘痴及脱落的上皮内都含有病毒,病期的任何阶段都有传染性。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损伤的皮肤感染。

  (3)症状病变多局限于尾根、乳房部,病变表现为痘疹、痘泡、脓泡。少数可蔓延到嘴唇或齿根。病程为10~15天。严重的体温升高到41℃~42℃,食欲消失,呼吸困难,结膜潮红充血,眼硷肿胀。鼻腔流出脓性分泌物。经过1~3天,全身皮肤的表面出现黄豆、绿豆或蚕豆大的红色斑疹。这些班疹经过2~3天形成水痘。继续发展,水痘的内容物变为脓性,随后即干涸,数日后脱落,留下红色的陷窝,最后形成搬痕。

  (4)诊断可根据病程(红斑、丘疹、水泡、脓泡及结疯)诊断。

  (5)防制

  预防定期注射疫苗,在尾内面皮内注射鸡胚化羊痘弱毒疫苗。圈舍定期消毒。

  治疗注射免疫血清;局部疗法(皮肤上的痘疮,涂以碘配;水泡或脓泡破裂后,用3%来苏儿或石炭酸洗涤;粘膜上的病灶,用0.1%高锰酸钾洗涤。);为防止继发感染,应用磺胺类药物或青霉素、四环素等。

 相关链接责任编辑:12316cb02附  件: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