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胃轻瘫综合征

谨防胃轻瘫

2009-11-28 jbk.panjk.com A +

范大伯今年56岁,患2型糖尿病已经16年。以前通过饮食控制和药物治疗,血糖一直比较平稳。可是近几年来,经常会莫名其妙地出现腹胀、食欲下降,血糖也忽高忽低。到内分泌科检查,医生告诉他可能与血糖控制不好有关。可是他调整了降糖药后仍未见好转,病情反而越来越重。最近还不时恶心,清晨起床后出现干呕现象,有时还吐一些酸腐食物,血糖变得更不稳定。他以为是胃又出了什么大问题,到消化内科检查。经检查,医生认为这些症状是糖尿病胃轻瘫的表现。范大伯感到很疑惑:“我只听说糖尿病病情发展后会引起腿瘫痪的,糖尿病咋还会引起胃瘫痪呢?我的胃瘫痪了,以后吃东西还能消化吗?”

面对范大伯的疑惑,医生耐心地解释了糖尿病胃轻瘫等问题。糖尿病胃轻瘫是由于胃排空障碍而引起的一组消化不良症状。其根本原因不是胃真的瘫痪了,而是胃运动功能下降。在正常情况下,当食物进入胃时,胃能膨胀以容纳食物,同时胃又有很强的收缩力和蠕动力,将食物排送到小肠进一步消化和吸收。这种排空运动除了肌肉运动,还受自主神经的控制。糖尿病患者如病情控制不好,除了周围神经发生变性外,支配胃排空的自主神经也会发生退行性变。支配胃排空的神经变性使胃紧张性收缩和蠕动发生障碍,减慢食物的排出,使食物在胃内潴留,这种情况在医学上被称为胃轻瘫。

胃轻瘫的症状往往与进食有关,进餐时或进餐后更加明显,也有的出现在空腹时。糖尿病胃轻瘫常见的早期临床表现主要有:食欲不振、餐后饱胀、恶心、呕吐等,呕吐物可含有4~6小时前吃过的食物,或为前一日的食物。在糖尿病胃轻瘫的患者中,大约有75%的患者会出现消化不良症状。

胃轻瘫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由于胃轻瘫的患者胃排空时间明显延迟,胃内食物不能在一定的时间内排入肠道而在胃内潴留,这样就会产生糖的吸收与降糖药物的浓度不同步的现象。进餐后,营养物质从胃排出太慢,而降糖药物吸收相对较快,以至血液中药物浓度相对较高,会出现血糖下降;反之,在进餐后较长一段时间,由于降糖药物浓度已逐渐下降,而胃内食物仍然持续排出,小肠继续吸收糖分,血糖会相对较高,因此,就会出现像范大伯那样血糖忽高忽低的现象。血糖控制不好更容易加重胃轻瘫的症状,形成恶性循环,病情会越来越重,严重时还会出现慢性胃炎、胃溃疡、胃扩张、胃下垂和胃结石等并发症。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