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上颌窦后鼻孔息肉

左鼻孔内肉肥大

2009-11-30 www.120ask.com A +

病情分析:发生于鼻腔内的赘生物.中医称鼻痔.鼻息肉多因平素嗜食辛辣炙购裎,蕴生湿热;上蒸于肺,结滞鼻窍;或风热邪毒侵袭肺经,肺气不得宣畅,积聚鼻窍所引起.主要表现为鼻窍内有一个或多个赘生物,表面光滑,色淡白或淡红,触之柔软而不痛,伴有持续性鼻塞,嗅觉减退,鼻涕增多,头痛,头昏等.治疗以外治为主,可用硇砂散,明矾散等,以水或香油调匀,敷于息肉根部.内治宜清热泻湿,宣肺散结,方用辛荑清肺饮等.  鼻息肉是赘生于鼻腔或鼻窦粘膜上突起的肿块.好发于鼻腔的外侧壁及鼻顶部.鼻息肉并非真性肿瘤,往往是变态反应和鼻窦慢性发炎引起的鼻粘膜水肿的结果.分为三型:(1)过敏性息肉.(2)炎症性息肉.(3)鼻后孔息肉.鼻息肉有造成鼻塞,呼吸不通畅,或呈活瓣样启闭;伴有嗅觉障碍,头痛,说话时鼻音过重等症状.  鼻息肉(nasalpolyp)为鼻部常见病,是由于极度水肿的鼻腔鼻窦粘膜在重力作用下逐渐下垂而形成.多数认为慢性感染和变态反应是致病的可能原因.近年发现与阿期匹林耐受不良,内源性哮喘等全身性疾病有密切联系.  病名.系指鼻中赘生肉瘤,闭塞孔窍,气不宣通的病证.又名鼻痔,鼻,鼻中息肉等.意见建议:1.持续性鼻塞,鼻塞原因是因为鼻腔内毛细血管流通不畅,导致毛细血管膨胀引起鼻塞,嗅觉减退,闭塞性鼻音,睡眠打鼾和张口呼吸.2.可有流涕,头痛,耳鸣,耳闷和听力减退.3.粘液性息肉,颇似剥皮葡萄状或鲜荔枝肉状,表面光滑半透明,呈粉红色,有细带多来自中鼻道,触之柔软活动.4.出血性息肉(较少)表面光滑,充血,触之软而易出血.5.纤维性息肉呈灰白色,表面光滑,触之较实不易出血.6.多发性息肉常来自筛窦,单个息肉多从上颌窦内长出,坠入后鼻孔称“后鼻孔息肉.”7.鼻息肉增多变大,长期不予治疗,可致鼻背增宽形成“蛙鼻”.[编辑本段]症状体征  持续性鼻塞,嗅觉减退,闭塞性鼻音,睡眠时打鼾等症状均可出现,其程度视息肉大小和部位而异.鼻息肉阻塞鼻窦引流,可引起鼻窦炎,此时鼻分泌物较多,且常有头痛.后鼻孔息肉可致呼气时鼻阻塞感.若阻塞咽鼓管咽口,可引起耳鸣和听力减退.记忆力下降.生活护理:治疗原则  1.小息肉以内科药物治疗为主.2.药物治疗无效者行功能性内窥镜鼻腔鼻窦手术.3.多发性或复发性息肉行常规手术治疗.[编辑本段]用药原则  1.未经治疗的小息肉,如无禁忌症可用激素治疗.2.息肉摘除术后予抗炎及抗过敏治疗预防息肉复发.[编辑本段]辅助检查  1.一般病例检查专案以框限“A”为主.2.需鼻腔鼻窦肿瘤或脑膜脑膨出进行鉴别者,检查专案可包括框查框限“A”及“B”.[编辑本段]治疗方案  本病有复发倾向,故现多主张综合治疗  1,类固醇激素疗法该疗法适用于  (1)初发息肉:当息肉较小时,以皮质激素类气雾剂(如倍氯米松)鼻内喷雾,每日3―4次,每次50―l00μg,可阻止息肉生长甚至消失.  (2)堵塞总鼻道的大体积息肉:为便于手术摘除.先口服强地松.每日30―60mg,连服2周,可使息肉体积明显缩小.  (3)鼻息肉术后:术后以类固醇激素气雾剂喷入鼻腔,每日2次,坚持1―2月,可防止和延续息肉复发.  2,手术摘除对于明显引起鼻塞或对鼻周造成侵袭性损害的大息肉,在以类固醇激素控制2周后可手术摘除鼻腔及鼻窦内的息肉组织,在鼻内窥镜下行筛窦开放彻底清除窦内病变粘膜,对防止息肉复发十分重要.[编辑本段]手术治疗[编辑本段]鼻息肉治疗后,不再复发的关键  1,手术后要定期复诊,定期到医生处了解术腔情况,必要时应进行术腔的清理,将新生的肉芽或者囊泡去除,以保证手术效果,这种复诊时间有的甚至要持续半年时间.  2,需要坚持局部用药,局部使用激素类药物可以减轻局部的炎症反应,从而降低复发率.需要指出,有一部分患者,即使采用上述方法,仍有复发的可能.如一些称做为鼻息肉病的患者.因此完全保证不复发是不现实的,但对大部人来说,鼻息肉手术的复发是基本可以控制的.  1.微波激光手术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