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颞下颌关节脱位

口服黄连素致锥体外系反应引起颞下颌关节脱位1 例

2009-12-01 qkzz.net A +

口服黄连素致锥体外系反应引起颞下颌关节脱位1例推荐到首页 □ 《临床医药实践》2008年第11期1/2页12作者单位:青岛市城阳人民医院,山东青岛266109

【关键词】口服黄连素锥体外系反应颞下颌关节脱位

患者,男,23岁,因嚼肌不自主痉挛,颞下颌关节脱位来院口腔科就诊。查体:表情紧张,神志清,颈部无抵抗,脐周及左下腹压痛,肠鸣音7次/min,双上肢及下肢肌张力正常,腱反射无亢进,病理反射未引出。嚼肌间断性不自主痉挛,下颌前伸,后牙早接触,颞下颌关节窝空虚,诊为颞下颌关节脱位,给予手法复位后嚼肌仍不自主痉挛。并出现双眼间断性向上凝视,颈部抵抗感,追问病史,无近期外伤史。患者2d前因腹泻曾口服黄连素片,每次2片,每日3次,累计口服12片。考虑为锥体外系反应,给予维生素c5.0g及维生素b60.6g静脉滴注并持续静脉输入5%葡萄糖注射液、生理盐水总计2000ml,约2h后,患者嚼肌痉挛停止,未再发生脱位,症状消失,随访1个月,无后遗症。

锥体系以外的躯体运动传导路称锥体外系。锥体外系并非是一个简单独立的结构系统。而是一个复杂的涉及到脑内许多结构的机能系统,其中包括在脑皮质(额叶等)、丘脑、苍白球、纹状体、黑质、红核、丘脑底核、中脑顶盖、被盖核、脑桥核、前庭核、下橄榄核、小脑和脑干的某些网状结构及其联络纤维等,共同组成的复杂的多级神经原链锁。其中主要有纹状体—苍白球系和皮质—脑桥—小脑系。纹状体—苍白球系主要症状为肌张力改变和运动的异常。皮质—脑桥—小脑系的任一环节出现损害,都可出现身体的体位姿势与平衡失调症状。表现在走路时步态蹒跚呈醉酒状,但总的来说其主要由基底节的部分参与和介导。药源性锥体外系反应的常见临床症状表现为急性肌张力障碍,以各种奇异的肌痉挛为特点,多累及眼外肌、舌肌、面颊肌、嚼肌、颈部及上下肢和躯干肌群出现受累肌群不自主阵发性痉挛,常表现为双眼向上凝视同时头后仰,痉挛性斜颈,双眼向同侧凝视,牙关紧闭,强直性张口,言语不清等,上述症状出现时多不伴意识障碍[1]。本例患者以嚼肌痉挛、颞下颌关节脱位复位后又出现眼外肌和颈部肌肉的功能障碍,符合锥体外系反应的临床特点。有报道该患者发病前服用了常规剂量的黄连素,可诊断为黄连素改锥体外反应,过量口服黄连素可致锥体外系反应[1],引起颞下颌关节脱位。

药源性体外系反应发生的机制是因为有些药物是纹状体苍白球内多巴胺拮抗剂,在锥体外系纹状体苍白球内多巴胺和乙酰胆碱是一对拮抗剂,前者对纹状体苍白球内神经细胞起抑制作用,后者则有兴奋作用,二者处于动态平衡,该类药物导致多巴胺含量减少或多巴胺受体被阻断,则乙酰胆碱功能相对处于优势,临床上出现锥体外系症状[2]。黄连素,临床主要于痢疾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肠道感染。近来发现该药还有阻断α受体抗心律失常的作用。但常规用量致锥体外系反应引起颞下颌关节脱位者未见报道。有关黄连素对纹状体苍白球内多巴胺拮抗作用的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1]陈雪金.小儿药源性锥体外系反应的临床总结[j].医学综述,2000,6(6):276277.[2]于红,林小玲,王英.过量口服黄连素致锥体外系反应1例[j].山东医药,2004,44(13):9.

1/2页12评论(0篇)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