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含亚硝酸盐类植物性食物中毒

预防食物中毒

2009-12-04 news.91.cn A +

  卫生部近日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预防夏季易发的食物性中毒。据卫生部去年7月发布的情况通报显示,去年4月27日,山东一学校因加工食品不当引起119人中毒;6月2日,安徽一学校因同一原因而致98人中毒;6月9日,广东番禺发生140人食物中毒;6月13日,宁夏一学校发生298人的食物中毒事件……另外,还曾发生过因误食毒蘑菇和河豚鱼而引起60人中毒、死8人的事件。触目惊心的案例,不能不引起广大市民特别是从事食品加工、运输、出售等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对此,我们编发了这篇文章,以增强全民对食物中毒的认识和自我防护意识,避免不良后果发生。

  食物中毒是指食入或误服被细菌、细菌毒素、化学毒物污染食物后,导致机体出现的中毒反应,它具有在短时间内同食者大批发病的特征。食物中毒分为细菌性及非细菌性食物中毒两大类。目前细菌性食物中毒因未得到有效控制,发病人数最多;而有害动、植物中毒,也不容忽视。

  细菌性食物中毒

  引起食物中毒的常见致病菌有沙门氏菌、嗜盐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肉毒杆菌等。

  沙门氏菌广泛存在于猪、羊、牛、鸡、鸭、鹅及鱼类的肠道,随其粪便排出而污染食物、厨具或食具,在22~30℃的温度下快速繁殖能耐热的内毒素。中毒食物以腐败的牛、羊、猪、鸡、鸭肉和蛋类多见。

  嗜盐菌广泛存在于海水中,含有类似肠毒素的外毒素,中毒食物以未煮熟的鱼、蟹、墨鱼、海蛰等海产品为主。

  变形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人、家畜、家禽带菌率很高,由粪便排出污染饮水及食物。该类细菌仅在身体抵抗力下降时才致病。中毒食物以鱼、虾及其它不洁食品多见。葡萄球菌常存在于人类的皮肤、鼻咽部、指甲及各种化脓性感染灶中。如果厨师带菌,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污染乳类、肉食或面食类食物,葡萄球菌大量繁殖,产生肠毒素,进食含肠毒素的食物后可迅速产生中毒反应。中毒食物多系剩饭、剩菜及乳制品。

  肉毒杆菌芽孢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如土壤、家畜及家禽的肠道内,病菌污染食品后,在缺氧条件下,大量繁殖而产生肉毒毒素。人食用后肉毒毒素入血,可造成肌肉瘫痪。中毒食物包括火腿、腊肠、鱼类、肉类及罐头制品、豆制品等。肉毒杆菌食物中毒现在已较少见。

  食入被致病菌或其毒素污染的食物后,可产生不同的临床症状。最常见的是胃肠道症状,如腹痛、腹泻及恶心、呕吐,部分患者可出现畏寒发热或过敏反应。而肉毒杆菌食物中毒的临床表现最为特殊:头昏、乏力、恶心、呕吐,继而视力模糊、复视、眼睑下垂,吞咽、发音和呼吸困难。

  减少或避免细菌性食物中毒,最好的办法就是做好预防和控制措施。具体包括:做好食品、肉类的运输、保存、出售等过程的卫生监督和管理,防止污染;生、熟食品应该分开,防止熟食品重新污染;消灭苍蝇、蟑螂、老鼠,防止其污染食物;烹调海产品要炒熟、煮透,充分灭菌。

  当出现了上述的某些症状后,大家千万不能大意,也不要自以为是而自行服用一些药物,一定要尽快到医院寻求正规治疗,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

  非细菌性食物中毒

  食入有毒的动植物食品,引起中毒反应的也并不少见,如毒蕈、河豚、鱼胆及亚硝酸盐类植物性食物中毒,由于可导致肝肾功能损害,后果比细菌性食物中毒更严重。

  一、毒蕈中毒

  毒蕈种类繁多,在自然界分布极广。野生蕈由于系天然无污染食品,味道鲜美,故深受消费者喜爱。但是很多野生蕈均含有有毒成分,尤其以颜色鲜艳者为甚,如无辨认有毒蕈的经验,应避免采摘、食用野生蕈。

  由于含有的毒素成分不同,毒蕈中毒的临床表现各异。如误食粉褶蕈、牛肝蕈,则以胃肠道症状最突出,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头痛等。牛肝蕈中毒还有一些精神症状,如幻想、谵语、迫害妄想等类似精神分裂症状。

  误食红色捕蝇蕈及豹斑蕈,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症状,严重者可以出现强直性痉挛、烦躁不安、神志不清等精神症状。

  误食马鞍蕈还可引起溶血性贫血、黄疸、肝脾肿大。

  误食瓢蕈、死帽蕈、白幅蕈、褐色鳞小伞蕈、绿帽蕈等可导致明显的肝损害,并伴心、脑、肾损害,死亡率极高。

  二、河豚中毒:

  河豚体内含有的毒素主要存在于河豚睾丸、卵巢、肝、脾、卵、眼球及血液内,食入这些组织或被其污染的河豚肉后,可引起中毒反应。早期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中毒症状,继而出现口唇、肢端麻木甚至肌肉瘫痪,严重者出现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三、鱼胆中毒:

  国人平常进食的青鱼、草鱼、链鱼、鲤鱼的鱼胆,都有一定毒性。中毒后早期出现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者可出现肝肿大、黄疸及肾功能损害,甚至抽搐、昏迷等症状。

  四、亚硝酸盐类植物性食物中毒:

  蔬菜中的小白菜、青菜、韭菜、莴笋、菠菜、萝卜等均含有丰富的硝酸盐及一定量的亚硝酸盐。腐烂及腌制后的蔬菜,硝酸盐含量明显增加,大量进食后经肠道细菌作用,硝酸盐被还原成亚硝酸盐而发生中毒反应。早期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心慌、头晕、紫绀、嗜睡、呼吸急促,严重者出现呼吸困难、惊厥、血压下降,以至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此外,亚硝酸盐还存在于卤菜之中。如果卤菜的颜色鲜艳,说明亚硝酸盐的含量较高。

  为了防止非细菌性食物中毒,人们应尽量少吃或不吃有毒食物。如果进食了有毒食物,应高度警惕食物中毒的发生,一旦出现上述的症状,应尽快到医院检查治疗。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