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感染性休克

慢性肝炎并发感染性休克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2009-12-05 www.ylbj.com A +

 摘 要:分析32例慢性肝炎并发感染性休克患者低血压休克程度、肝损害严重程度、免疫功能情况及年龄大小与预后的关系。结果显示休克时间长、年龄大、免疫功能低下、肝损严重者病死率高(46.78%)。说明对慢性肝炎并发感染性休克者,一定要及时确诊,积极进行综合治疗,使患者安全渡过休克关、感染关,提高存活率。


  我院于1994~1997年收治慢性肝炎并发感染性休克32例,经积极控制感染和抗休克等综合性治疗,存活17例,死亡15例,病死率为46.78%。现将其预后相关因素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32例中,男28例,女4例。年龄23~73岁,平均46.5岁。按1995年全国第6次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制定的肝炎诊断标准诊断。32例均为慢性乙型肝炎,其中2例重叠感染丁型肝炎病毒。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并发肺部感染、腹膜炎症和低血压休克。

1.2 预后因素分析

1.2.1 血压对预后的影响 本组死亡15例中8例血压曾下降为0,其发生率为53.33%,而存活17例中仅1例血压下降为0,其发生率为5.88%。本组死亡15例中,14例低血压持续时间超过24h,而存活组17例中仅1例低血压持续时间超过24h,两组低血压持续时间>24h的发生率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

1.2.2 肝功能损害程度对预后的影响 见附表。由附表可见,存活组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明显低于死亡组,白蛋白(alb)和胆固醇含量(chol)均高于死亡组。

1.2.3 cd4+/cd8+比值对预后的影响 死亡组15例cd4+/cd8+比值均<0.6;而存活组17例有7例cd4+/cd8+比值<0.6,其发生率为41.17%,明显低于死亡组(p<0.01)。

1.2.4 年龄对预后的影响 死亡组15例,年龄38~72岁,平均57.4岁;存活组17例,年龄27~61岁,平均37.6岁。死亡组中>55岁者有9例,而存活组仅2例。

2 讨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由于免疫功能低下,在并发细菌性感染时,由于细菌毒素的作用极易引起感染性休克。近年来虽因大量新型的高效抗生素问世,能较有效控制感染,加之对感染性休克发生机制不断的阐明,病死率较前有明显下降,但慢性肝炎并发感染性休克仍是慢性肝炎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资料分析表明,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低血压持续时间越长,原有慢性肝脏损害的程度越重,年龄越大,免疫功能越低下,病死率越高。

  在80年代中期之前,成年人感染性休克病死率在50%以上,近年病死率在40%左右,明显高于儿童(15%)[1,2]。从多年的临床经验分析,笔者认为治疗要合理及时,投以高效抗生素,护肾,使用免疫调节剂,积极支持治疗,做好休克的监护,重视原有基础疾病,使患者安全渡过休克关、感染关,可减少病死率。

参考文献1,natansonc.selectedtreatmentstrategiesforsepticshockbasedonproposedmechanismofpathogenesis.amiternmed,1994,120∶7712,danghtyla,kaplanss,carcillja.inflamnationandoutcomeinpediatricsepsisandinducedmultipleorganfailure.sandiego∶ca,1997∶143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