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孢子丝菌病

皮肤孢子丝菌病1例报告 2008年第9卷第4期 | 39康复网 | 医源世界

2009-12-08 www.39kf.com A +

【关键词】孢子丝菌病

患者,女,59岁,上海市郊区人真菌培养。

体检:

治疗:给予特比萘芬片(兰美抒)250mg,每日2次,口服,同时用联苯苄唑乳膏(美克)涂于局部皮损处。服药5天,右手拇指皮损开始干燥结痂。12天时右手拇指皮损明显好转,痂皮已脱落,无渗出。14天时挑破右手拇指皮损取血液作真菌培养,结果阴性,右前臂下1/3处皮下硬结明显缩小。3周时右手拇指皮损变平坦,中央呈丘疱疹样,周围呈鲜红色,右前臂下1/3处皮下硬结已消失,刮取右手拇指皮损表面组织作真菌培养,仍为阴性。复查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均正常。4周时右手拇指皮损进一步好转,表面干燥,皮损呈鲜红色斑丘疹,再作真菌培养,仍为阴性。4周时特比萘芬改为250mg,每日1次,口服。连续服用2个月,皮损完全消退,临床治愈。

孢子丝菌病通常是由于外伤后申克孢子丝菌引起皮肤、皮下组织和附近淋巴系统的亚急性和慢性感染。偶可播散至骨骼和内脏。病程慢性。申克孢子丝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尤其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为土壤、植物、木材等的腐生菌。常因外伤后接触污染的土壤和带菌的花草,或由于荆棘、生锈的铁丝电线、木刺、竹尖等刺伤皮肤,使病原菌直接进入皮肤而引起感染。孢子丝菌病分为皮肤孢子丝菌病或皮肤外型和播散性孢子丝菌病。皮肤孢子丝菌病又分为淋巴管型、固定型和黏膜型[1]。本病例符合淋巴管型的临床表现。皮肤孢子丝菌病治疗通常首选口服碘化钾,但在治疗过程中常遇到以下问题:(1)对碘过敏者不能服用;(2)此药可造成肺结核播散;(3)碘化钾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4)由于服药不及时或药量不足等原因,往往拖延治疗,影响其疗效,皮损完全消退后还需服药1个月。特比萘芬在体外对申克孢子丝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0.13~1μg/ml,平均0.38μg/ml,最低杀菌浓度(MFC)为0.05~12.5μg/ml[2],其兼有抑菌与杀菌作用。此外,特比萘芬对组织亲和力明显高于血浆的亲和力,停药后组织中药物浓度仍可维持一段时间,继续发生疗效。本病例患者口服特比萘芬250mg,每日2次,共1个月。服药5天后见效,12天后明显好转,2周后3次真菌培养均为阴性。1个月后,特比萘芬改为250mg,每日1次,连服2个月,达到临床治愈。治疗期间无任何不良反应。特比萘芬服用方便,疗效好,疗程短,副作用小。

【参考文献】1王侠生,廖康煌.杨国亮皮肤病学.上海: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2005,220-222.2HullPR.VismerHFPotentialuseofterbinafineinthetreatmentofcutaneoussporotrichosis.RevContempPharmacother,1997,8:343-347.


作者单位:200001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皮肤科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