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孢子丝菌病

猫患孢子丝菌病怎么办?

2009-12-08 www.chinabaike.com A +


  (1)诊断:孢子丝菌病是猫的一种真菌病。本病主要侵犯皮肤,也可侵犯粘膜、淋巴结、骨髓、关节和内脏。皮肤为肉芽肿形成的结节,多沿淋巴管分布,有些结节变软,破溃后形成慢性溃疡。本病的病原体为申克氏孢子丝菌,广泛存在于动物和人的周围环境中,经创伤侵入。本病的潜伏期3~12周,主要侵犯皮肤,常发生于肢端。损害由远端感染病灶沿淋巴管向近端作带形传播,形成典型的带状损害。肢端以外的部位,损害不一定呈带状。原发性损害多为坚实、无弹性、可移动、无压痛的结节或肉芽肿。结节上的被毛脱落后,发生渗出,渗出物干滞后形成结痂。结节呈蚕豆大小,日久结节变软,形成脓肿,破溃后形成溃疡。当病原菌通过血循环播散后,在全身的皮下形成皮下硬结节,以后变成脓肿,切开或破溃后,往往成为经久不愈的溃疡。根据以上特征可以初步诊断此病。
  (2)治疗:如皮肤有创伤,可涂碘酊;如创伤后不久局部有结节性损害出现,可考虑本病的可能。治疗此病的特效药物为碘化物。10%碘化钾溶液内服,每日0.5~1克;若无不良反应,剂量可逐渐增大。也可静脉注射碘化钠液,口服灰黄霉素。皮肤溃疡或脓肿破溃处,可用0.2%碘溶液(加2%碘化钾)湿敷;外涂5~10%碘化钾软膏效果更好。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