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正文

糖尿病患者 冬天锻炼要注意些什么

2016-01-22 A +

糖尿病患者秋冬季节进行运动锻炼可增强身体免疫力,有助改善血糖变化。但是糖尿病患者进行运动锻炼也具有一定的危害性,若是在运动锻炼前后无法有效控制血糖变化,容易危害自身健康。那么,冬季糖尿病人怎么锻炼好呢?

糖尿病人运动方法:

1、运动不辍健康降糖运动疗法是糖尿病综合防治方案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研究证明,进行30分钟的运动后,血糖可降低12至16%。由于糖尿病患者的肢体末端血液循环比较差,运动可以带动血液的循环,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肌肉对葡萄糖的利用,有效地改善糖代谢,达到降糖目的。同时,运动能提高药物疗效。如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运动不但能减轻体重,而且体内的胰岛素抵抗也会随之减轻,从而提高降糖药物的疗效。所以,糖尿病患者不要因为冬季犯懒就疏于运动。

2、糖尿病人运动最好是在饭后1小时左右进行,冬季锻炼的时机应选在下午而不是清晨。因为血糖有昼夜波动的规律,这一规律显示清晨为血糖最低值。运动锻炼的目的在于降低血糖,防止血糖显著升高,所以下午锻炼效果更好。运动时还须预防低血糖,糖尿病人千万不能空腹锻炼,要随身携带些糖类食物及时补充。另外,要选择合脚的运动鞋袜。

3、糖尿病运动治疗的强度和持续时间要有一定限度,既不能盲目大量运动,也不能因运动量过小而达不到运动效果。运动项目主要可以选择耐力运动,如步行、慢跑、自行车以及太极拳、健身气功等,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选择1至2项进行锻炼,其中步行可作首选项目。运动时间每周三、四次,每次持续20至30分钟。

糖尿病人运动注意事项:

1、运动前检测血糖,糖尿病患者在运动前首先需要进行血糖检测,根据自身血糖变化判断是否可以进行运动锻炼。

2、血糖过低不宜运动锻炼,当检测血糖低于100个单位值,运动锻炼会相当不安全,建议大家适当吃点水果、饼干、面包等食物,使血糖升高到正常值才可以进行运动锻炼。

3、不宜在清晨空腹锻炼。空腹锻炼容易出现头晕,心慌,出冷汗甚至昏迷等低血糖反应。尤其是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的患者在锻炼时,一定要预防低血糖的发生。必要时提前适当加餐。此外,静卧一夜后,血液的粘稠度增加,老年患者的血管收缩功能差,对气温下降的适应能力较差,容易引起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出血,脑血栓等危机情况。冬天锻炼的最佳时间是上午9:00----11:00。

4、一定要循序渐进。运动量要由小到大,逐渐增加至适合自己长期坚持的运动量。跑步时,不宜骤然剧烈长跑,需要一段时间的助跑,待机体适应后加大运动量,以防止,肌肉和韧带拉伤。

5、做好保暖工作,人到老年,体温调节功能下降,容易受风寒的侵袭,诱发感冒。做准备活动和穿衣保暖还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防止冻伤。有的患者因为神经病变而对寒冷刺激不敏感,这时全面的保暖可以避免冻伤或者避免加重手,脚缺血性病变。手和脚是最容易被冻伤的部位,一定要穿上保暖的鞋,带上手套。刚开始运动时可以先多穿些衣服,带着帽子,手套等。经过一段时间的运动,身体暖和后再逐渐减少衣物。锻炼结束后,要擦干汗水,穿好衣服,若内衣已经潮湿,应尽快回家换上干衣服。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