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正文

急性颈椎间盘突出诊断方法

2016-02-04 凤凰中医 A +

急性颈椎间盘突出诊断不难,治疗大多通过手术。前路颈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常用的有效方法,Cloward、Robinson、Smith和Baryley最先描述了前路颈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和植骨融合的手术方式。对于诊断明确、症状和体征典型的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急诊行微创颈前路颈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同时行减压及颈椎椎体间融合器融合术,而不是先行保守治疗,才能及时解除颈髓受压,最大限度地恢复脊髓功能。

1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发生机理

颈椎遭受屈曲或过伸暴力时,椎间盘后部张力增加可导致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这种变化可发生于正常的椎间盘,急性颈椎间盘突出诊断过程中常发现有轻度退变的表现。颈椎的后纵韧带较为薄弱,随着外伤所致椎间盘压力的增加,髓核可在穿破纤维环后,继续穿破后纵韧带进入硬膜外腔,压迫脊髓和神经根,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形成脱出型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本组病例中病变节段在C5、6椎间盘多见,主要原因是下位颈椎活动度大,容易较早发生退行性变,在颈椎遭受外力时也容易造成应力集中。因此,考虑本症的发病机理是:在椎间盘发生轻度退行性改变的基础上,受外力作用后,椎间盘纤维环和后纵韧带破裂,髓核突出而引起颈髓或神经根受压。

2急性颈椎间盘突出诊断方法

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是指有轻重不等的颈部外伤史,影像学检查证实有椎间盘破裂或突出而无颈椎骨折或脱位,并有相应临床表现。国外文献报道颈椎损伤后行MRI检查,椎间盘损伤的发生率为5%~54%。临床上,本病分为两种类型:①中央型:临床表现以脊髓受压为主,MRI显示椎间盘突出,压迫硬膜囊或脊髓;②侧方型:以根性痛为主要临床表现,MRI或CT可见椎间盘突出位于椎管的前外侧,神经根或部分脊髓受压。综上所述,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依据为:①有明确的头颈部外伤史;②伤前无症状,伤后即出现颈髓或神经根受压的临床表现;③MRI或CT提示颈椎间盘突出,压迫颈髓或神经根。本组病例均有明确外伤史,但X片无颈椎骨折脱位。因此,对头颈部损伤后存在脊髓或神经受压症状而X线检查未见骨折脱位的病例,应注意排除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行MRI检查和CT检查。

3急性颈椎间盘突出诊断与治疗

对轻型病例可采用非手术疗法:牵引制动、脱水及外固定等措施,一般都可获得满意疗效。对症状较重者,尤其是中央型突出的病例,常需行手术治疗。急性脱出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脊髓或神经根压迫明显,更应积极采取手术治疗,最好是急诊微创手术。对于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脱出型的突出往往只存在于一个节段,原因可能是损伤时脱出节段承担了相对较多的应力所致。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