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鼠咬热

鼠咬热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2016-05-19 求医网 A +

鼠咬热致病菌为小螺菌和念珠状链杆菌,前者由啮齿类动物传染,可由污染的牛奶和食物传染。链杆菌型潜伏期短,一般为10天,先出现发热,寒战,2~4天后出现泛发性麻疹样皮疹,可累及掌跖,也可呈瘀斑,关节疼痛,可发生胸腔积液,心内膜炎,肺炎和败血性梗死也可发生,10%不经治疗的患者可死于鼠咬热。

青霉素对小螺菌及链杆菌所致病例都有特效,尤其对小螺菌更为敏感。一般只须1次30万U的普鲁卡因青霉素肌肉注射,就能控制感染。对感染时间较长者有时须连续注射6~7日才能痊愈。对链杆菌病例青霉素需用量较大,每日约100~120万U,疗程10日。对少数顽固病例可加用四环素。对青霉素不敏感的病例可用四环素或链霉素代替。对两种病原体不易分清的病例,亦宜治以较大量青霉素。

叮咬后立即局部清洗伤口,用浓苯酚涂皮肤伤口继之以乙醇洗净中和,伤口用0.02%呋喃西林或0.2%雷氟奴尔(依沙吖啶或0.2%新霉素或0.1%~0.2%新洁尔灭抢救。

青霉素,每日成人量为120万-160万U,儿童为80万U,分2次肌注,疗程10-14d。小螺菌型可用较小剂量1次30万U的普鲁卡因青霉素肌肉注射,就能控制感染。

对感染时间较长者有时须连续注射6~7日才能痊愈。病原菌为L型耐药菌者,青霉素剂量加大至每日600万U以上(成人),如发生心内膜炎剂量每日1200万U以上,疗程4~6周,并与链霉素、庆大霉素等合用。对两种病原体不易分清的病例,亦宜治以较大量青霉素。

温馨提示:可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合用。如对有青霉素过敏者,改用链霉素、四环素、氯霉素、红霉素、头孢菌素等。选用红霉素每日1.5~1.8g,口服或静滴,疗程7天。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