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正文

中医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

2016-08-30 互联网 A +

  感染性心内膜炎指因细菌、真菌和其他微生物(如病毒、立克次体、衣原体、螺旋体等)直接感染而产生心瓣膜或心室壁内膜的炎症,感染性心内膜炎典型的临床表现,有发热、杂音、贫血、栓塞、皮肤损害、脾肿大和血培养阳性等。治疗一般西医治疗,下面介绍中药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辨证论治。

  (1)热毒炽盛、血瘀阻脉: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活血。

  方药:清营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药用犀角(可用水牛角代)、生地、玄参、麦冬、金银花、连翘,黄连、黄芩、公英、丹参、紫花地丁、丹皮、赤芍。

  感染性心内膜炎多为毒力较强的致病菌感染,心内膜细菌赘生物生成,或伴有多处转移性脓肿,出现严重的毒血症状。中医治疗一应清解热毒、控制感染,二应活血凉血、防止赘生物生成。故方用犀角、生地清热凉血,玄参、麦冬清热解毒养阴,金银花、连翘、黄芩、黄连、公英、紫花地丁大剂清热解毒,气营两清,控制感染,丹参、丹皮、赤芍活血凉血,一利于血分热毒散解,二则活血散血之性有助于防止心内膜血小板沉积,赘生物形成,高热、大便秘结者,加大黄清热解毒,泻下热结。即使无有大便秘结,也可加用大黄,使郁结热毒自大便而解,神昏谵语者,送服安宫牛黄丸清热解毒,辛凉开窍,惊厥抽搐者,加钩藤,地龙清热平肝熄风。

  (2)气阴两虚、热毒内结:

  治法:益气养阴,清热解毒。

  方药:生脉散合济生解毒汤加减。药用人参、五味子、麦冬、金银花、连翘、当归、赤芍、玄参,蒲公英、紫花地丁、红花、黄芩。

  此型多见于素体正虚心内膜感染者。邪毒感人,易伤气耗阴。方中人参补元气、益心气,五味子甘温而酸,固护心阴,麦冬、玄参清热养阴,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紫花地丁、黄芩清热解毒,控制感染,当归、赤芍、红花活血化瘀,通心脉,诸药合用,对控制感染、预防心衰、防止心内膜赘生物生成,皆可望收到较好效果。皮肤瘀斑、斑点者,加丹参、丹皮、茜草活血化瘀通络,胸闷、气急、喘息者,为心衰之症,可加桑白皮、葶苈子、车前子、益母草合方中生脉散强心活血利水。出现器官栓塞症状者,请参照有关章节进行治疗。

  (3)阴虚火旺:

  治法:滋阴清热。

  方药:清骨散加减。药用银柴胡、胡黄连,秦艽、鳖甲、地骨皮、青蒿、知母、生甘草。

  方中银柴胡清虚劳骨蒸之热,胡黄连、知母、地骨皮入阴分而退虚火,青蒿、秦艽善透伏热,使邪从外解,鳖甲滋阴潜阳,并能引诸药入阴分以清热,甘草调和诸药。共成滋阴清热之剂。心悸失眠者,加酸枣仁、夜交藤以养心安神,盗汗自汗者,加煅牡蛎、浮小麦、糯稻根,以固表止汗,倦怠懒言者,加黄芪、太子参以益气。

  (4)气阴两虚、血脉瘀滞:

  治法:益气养阴,活血祛瘀。

  方药:六味地黄汤合补阳还五汤加减。药用黄芪、熟地黄、赤芍、丹皮、川芎、桃仁、红花、山茱萸、山药、茯苓、泽泻、当归、地龙。

  此型多为心内膜炎症已被基本控制,但仍可有潜伏病灶,原有心内膜损害已不再发展,疤痕形成,心内膜上仍可有附壁血栓,其脱落可造成多发性梗塞,因温热邪毒伤气耗阴,血脉不利,故治宜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方中黄芪益气,六味地黄汤滋补心肾之阴,桃仁、红花、赤芍、丹皮、地龙、当归、川芎养血活血,祛瘀通络。诸药相合共奏益气养阴,活血祛瘀之效。心悸怔忡、失眠多梦明显者,可加酸枣仁、柏子仁,珍珠母养心重镇安神,自汗盗汗重者,可加五味子,牡蛎以敛汗。

  以上中医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方法,中医治疗需要中医师辨证后方可用药,不要自行盲目用药,以免意外发生。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