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小儿先天性巨结肠

小儿先天性巨结肠腹腔镜与经腹治疗术后护理比较

2009-11-28 qkzz.net A +

小儿先天性巨结肠腹腔镜与经腹治疗术后护理比较推荐到首页 □史德利李婉丽 《现代医药卫生》2008年第21期1/2页12
  【摘要】目的:观察比较采用腹腔镜与经腹治疗小儿巨结肠术后护理。方法:将腹腔镜巨结肠根治术21例与经腹巨结肠根治术24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术中出血、术后疼痛持续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排气、术后抗生素应用时间、术后肠粘连发生的情况及平均住院日等方面进行观察分析。结果: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采用腹腔镜巨结肠根治术,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患儿痛苦小。结论:腹腔镜巨结肠根治术,减轻了患儿痛苦,术后恢复快,减少护理工作量,护士应不断总结经验,使护理理论及技术操作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同步提高。
  【关键词】腹腔镜;经腹;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术后;临床护理;比较
  文章编号:1009-5519(2008)21-3242-01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
  
  先天性巨结肠是小儿先天性消化道畸形中常见的疾病之一,我院外科自2003年6月以来,用小儿电视腹腔镜均改良Soave's巨结肠根治术治疗了21例新生儿及小婴儿先天性巨结肠,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下面就腹腔镜巨结肠根治术与经腹巨结肠根治术临床护理进行比较。
  
  1临床资料
  
  选择2004~2006年长段型巨结肠在我科需行巨结肠根治术45例,分为两组:观察组为腹腔镜手术21例,年龄10天~3个月,平均40天,男18例,女3例;对照组随机取24例,年龄15天~3个月,平均45天,男20例,女4例。两组患儿均有胎便排出延迟,腹胀,经钡灌肠检查诊断为先天性巨结肠。两组患儿术前发育、营养、体重、肠炎发生率等一般情况无差异。观察组:长段型12例,常见型9例;对照组:长段型4例,常见型15例,短段型5例。所有病例术前常规检查,温盐水多次灌肠10~14天,术前3天抗炎治疗,术前宣教、备皮等护理均无差异。术中均用全麻+骶管麻醉,两组术者均为同一组人员。
  
  2结果
  
  2.1所有病例手术过程顺利,两组患儿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持续时间,术后进食情况,术后排气时间,使用抗生素时间,住院天数,肠粘连发生情况等进行组间分析对照,统计学分析处理采用SPSS系统软件(11.0版)和t检验,P<0.05为有差异,P<0.01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护理比较见表1。
  2.2并发症及愈后:腹腔镜手术有1例,因探查腹腔有广泛的肠粘连,中转开腹,其余所有患儿术后5天,生命体征平稳,精神反应好,进食排便正常,无腹胀,术后随访3月~2年,无并发症。经腹巨结肠根治术,2例术后出现肠粘连,1例经治疗后痊愈,1例重度肠粘连,术后反复肠炎,因脱水、电解质紊乱于术后1年死亡。
  
  
  3讨论
  
  3.1经本院同期两组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总结对比,采用腹腔镜较经腹巨结肠根治术,术后无论从临床治疗,还是术后护理及患儿恢复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越性:(1)创口小,创伤少,术中出血少,对肠管刺激小。(2)术后疼痛轻,患儿哭闹不明显,一般不需要用镇静剂。新生儿疼痛刺激也可使患儿产生生理效应,表现为心率加快,血压升高,颅内压升高,血氧饱和度下降。所以,术后疼痛减轻,有利于维持生命体征的平稳[1]。(3)降低切口感染率,术后抗生素应用时间短。(4)肛门排气早,肠功能恢复快,进食早。(5)减少术后并发症。(6)住院时间缩短,恢复快,并且不留疤痕,具有美容的效果,提高生活质量。
  3.2腹腔镜手术的开展,不仅减轻了患儿的痛苦,同时为临床护理工作带来便利,患儿术后由于禁食时间缩短,并发症减少,术后恢复较快,大大减少了护理工作量。随着腹腔镜手术的日益推广,护士不断总结经验,正确提供护理,使护理的理论及操作在微创技术的应用中也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刘芳.新生儿疼痛[J].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2000,27(5):225.
  收稿日期:2008-05-27
1/2页12评论(0篇)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