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含亚硝酸盐类植物性食物中毒

植物性食物中毒

2009-12-04 www.aqtd.cn A +

植物性食物中毒2007-9-268:21:10【大中小】【您是本文第位读者】

在目前我国已鉴定的蕈类中,可食用蕈类近300种,有毒蕈类约100种,其毒素成分复杂。

1.有毒成分和临床表现:一般根据毒素种类和中毒表现,大致将毒蕈中毒分为胃肠毒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脏器毒害型和光过敏性皮炎型。其临床表现差异较大。

2.急救治疗原则:及时采用催吐、洗胃、导泻、灌肠等措施。凡食蕈后10小时内均应用1:4000高锰酸钾溶液大量、反复地洗胃。一般常用二巯基丙磺酸钠进行治疗,因患者肝脏受损,不宜采用二巯基丙醇。

预防:切勿采摘自己不认识的蘑菇食用。化学性食物中毒

亚硝酸盐食物中毒

流行病学特点:多数原因是误将亚硝酸盐当作食盐食用。其次为食用含有大量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不新鲜蔬菜所致。中毒机制和临床表现:亚硝酸盐为强氧化剂,经肠道入血后,短期内可使血中血红蛋白被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从而失去输送氧的功能,致使组织缺氧出现青紫而中毒。

亚硝酸盐中毒发病急速,除有一般症状外,可见口唇、耳廓、指(趾),甚至结膜、面部及全身皮肤紫绀,心律加快,嗜睡或烦躁不安,呼吸困难。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急救治疗:对重症患者应迅速予以洗胃、灌肠。特效治疗可采用1%美蓝小剂量口服或以25%~50%葡萄糖液20毫升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用量为1~2克/公斤体重。可同时大量给予维生素C。

预防措施:不要将亚硝酸盐和食盐、食糖、碱面混放,避免误食。不要食用存放过久的蔬菜。不要大量食用腌制不久的咸菜。砷中毒

流行病学特点:引起中毒的原因主要是误食,即把砒霜当成碱面、食盐或淀粉使用,或误食拌有含砷农药的种粮。水果、蔬菜中含砷农药残留量过高、食品原料及食品添加剂中含砷较高等也可引起中毒。砷的毒性及中毒机制:砒霜中的三价砷为细胞原浆毒。其毒性主要在于亚砷酸离子与细胞中含巯基的呼吸酶如丙酮酸氧化酶相结合,使其失去活性,从而导致细胞氧化代谢障碍。砷还可麻痹血管运动中枢并直接作用于毛细血管,造成全身性出血、组织缺血、血压下降。砷也可对消化道呈现直接的腐蚀作用。

中毒表现及治疗:初始表现为口干、流涎、口中金属味、咽喉部及上腹部烧灼感。随后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米泔样便,虚脱,意识消失。肝肾损伤者可出现黄疸、尿少、蛋白尿。重症患者出现头痛、狂躁、抽搐、昏迷等。抢救不及时可因呼吸中枢麻痹于发病1~2天内死亡。特效解毒剂有二巯基丙磺酸钠和二巯基丙醇。

预防:严格管理农药和拌过农药的粮种,防止误食。按照有关规定使用农药,以防水果、蔬菜中含砷农药残留量过高。使用含砷量符合国家标准的酸、碱、食品添加剂。





责任编辑:朱丝丝
上一个记录:细菌性食物中毒下一个记录:动物性食物中毒【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姓名:内容: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