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肝豆状核变性

欢迎浏览中华肝病网!普及乙肝、丙肝和各型肝炎知识的医学网站

2009-12-05 www.chinesehepatology.net.cn A +

你的位置>>首页>>肝病保健>>

肝豆状核变性

作者:周卫平  来源:肝病博士

    『疾病概述』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威尔逊氏病,是一种遗传性铜代谢异常的疾病,其特点是铜沉积在肝、脑、肾、角膜等组织,由此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自1912年Wilson对本病做了经典的描述以来,本病在遗传特点、病理变化、发病机理、临床特点、早期诊断、症状前DNA诊断、祛铜治疗等方面的研究都取得很大进展。现已证明,本病是完全可以治疗的。本病在我国各地均有报道,在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及DNA分析等方面都做了很有成果的工作。    『诊断说明』  本病可以治疗,所以早期诊断非常重要。对于任何原因不明的肝病、锥体外系症状、溶血性贫血、肾小管功能不全、代谢性骨病,都应想到肝豆状核变性的可能。家族史很重要,若父母为近亲婚配,同胞中有本病,则对诊断有很大帮助。应进一步检查角膜K-F环,必要时用裂隙灯检查,阳性者可确诊。血铜蓝蛋白减低是本病的特征之一。约5%的病例血铜蓝蛋白正常。此外,血铜蓝蛋白减低也可见于肾病综合征、蛋白缺乏性营养不良、吸收不良综合征、慢性肝炎等。尿铜增加除见于本病外,还见于胆道梗阻和肾病综合征。如果仍不能确诊,可考虑做肝穿刺测定肝铜定量,或做同位素检查。  对于本病患儿的家族成员,均应进行检查,以早期发现尚未出现症状的病例,以能早期治疗。此外,对家族中的健康成员应检测其是否为缺陷基因携带者,即本病的杂合子,以便对其做遗传咨询。症状前诊断(presymptomaticdiagnosis)是对于临床尚无自觉症状,但铜已在体内开始蓄积的病例做出诊断。此时有一部分病例已可查出K-F环,肝脾肿大,血铜蓝蛋白减低,肝功能异常。少数亦可见脑CT改变。最准确的症状前诊断是DNA分析。现阶段可用与肝豆状核变性基因(在第13号染色体长臂上)紧密连锁的多态性位点进行家系的RFLP连锁分析,即可确诊。本病的杂合子无临床症状,但约有5%~20%可有血清铜蓝蛋白减低。如果肝豆状核变性病人的同胞有血清铜蓝蛋白减低,则考虑有两种可能:或为杂合子,或为本病的症状前病例。本病的产前诊断已有可能。    『发病机制』  本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缺陷基因定位于第13号染色体长臂上,与红细胞酶(酯酶D)的位点有连锁。病儿的双亲多系杂合子,常见近亲婚配。基本的生化病变是铜代谢异常,引起铜在体内各种组织中沉积。正常人自膳食中摄入的铜每日约为1~5MG,其中约40%由肠道吸收而进入血浆,很快即运送至肝脏,在肝内合成铜蓝蛋白(ceruloplasmin),再进入血循环。正常时血浆铜约95%是以铜蓝蛋白的形式存在的,另有少量的铜与白蛋白呈疏松结合。铜蓝蛋白是一种α-球蛋白,是肝脏铜转运的主要载体,是合成各种含铜酶的供铜者,细胞色素C氧化酶、过氧化物岐化酶、多巴胺β羟化酶等都含有铜。正常小儿血浆中铜蓝蛋白的含量为200~400mg/L(20~40mg/dl),2个月以下婴儿略低。体内的铜主要是经胆汁由大便排出,尿的排铜甚微。肝豆状核变性时,铜代谢异常主要表现为:肝脏合成铜蓝蛋白的速度减慢,因而血中铜蓝蛋白减低;胆汁排铜明显减少。由于胆汁排铜的障碍,体内铜代谢呈正平衡,肝铜增加,铜逐渐蓄积于肝内。肝铜达饱和以后铜从肝脏释放至血中,至使血中与白蛋白或其他蛋白结合的铜(非铜蓝蛋白的铜,nonceruloplasmincopper)含量增加。铜由血循环再转移到体内各种组织中,逐渐沉积在脑、肾、角膜,也可能沉积在血细胞、骨关节等组织中。过量的铜对组织有毒性作用,破坏细胞的线粒体、过氧化物小体、溶酶体等结构,造成细胞损伤。此外,本病时铜代谢异常也可能影响铁代谢,血浆中铁结合球蛋白减少。    『实验室检查』  主要的改变是血清铜蓝蛋白减低,血清中非铜蓝蛋白的铜增多,尿排铜增加,胆汁排铜减少,肝含铜量增加。  正常小儿血清铜蓝蛋白为200~400mg/L(20~40mg/dl)。血清铜氧化酶活性可以代表铜蓝蛋白的含量。本病时血清铜蓝蛋白低于200mg/L(20mg/dl),甚至在50mg/L(5mg/dl)以下。但是约有5%的病人铜蓝蛋白不减低或在正常低限。本病时尿铜有增加,可达每24小时1.57~15.7μmol(100μg~1000μg)以上。正常小儿尿铜低于0.6μmol(40μg)/24小时。尿的收集要严防污染,否则影响结果。血中非铜蓝蛋白的铜(与白蛋白疏松结合的铜)相对有所增加,但血铜总量减低,因为铜蓝蛋白减低所致。正常小儿血铜11.3~29.2μmol/L(72~186μg/dl)。本病时肝铜增加,在尚未出现症状以前肝铜已有明显增加,超过100μg/g(干重),多数超过250μg/d(干重),正常人肝铜在45μg/g(干重)以下。静脉注射同位素64Cu后,正常人血中64Cu活性先升高,然后逐渐下降,4~48小时内肝内合成的铜蓝蛋白释放至血中,血64Cu又上升。本病时血64Cu下降缓慢,无第二次上升。    『病理说明』  肝脏肿大。早期可见肝脂肪变性,肝细胞核内糖原增多。电镜可见肝细胞线粒体异常。以后肝细胞坏死,汇管区有炎性反应,肝脏缩小变硬,呈结节性肝硬化。特殊组化染色可见铜在各肝小叶的分布不均。色素颗粒(铜)位于肝细胞的胞浆内,以后见于溶酶体内,使溶酶体破裂。脑的病变主要位于基底神经节的豆状核(壳核、苍白球)及尾状核。晚期可见脑的广泛变性,除基底神经节外,丘脑、黑质、大脑皮层、白质、小脑齿状核和脑干也受累。镜下可见神经元变性和脱失,胶质细胞和毛细血管增生。严重者壳核和尾状核海绵样变性,形成小空洞。白质软化,皮层萎缩。铜在脑组织的沉积主要见于胶质细胞内,病变部位星形胶质细胞极度肿大,胞浆内有铜颗粒蓄积,脑毛细血管周围也有铜的沉积。肾脏可见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胞浆内有铜沉积。角膜的铜颗粒主要沉积于其周边部分,形成环状,称K-F环。    『治疗说明』  治疗的目的是防止或减少铜在组织内蓄积。一方面是应用排铜药物以促进排除体内过量的铜,避免铜在体内继续沉积,以恢复和维持正常功能;另一方面是限制铜的摄入,减少外源性铜进入体内。  1.低铜饮食避免食用含铜量高的食物,如肝、贝壳类、坚果、蘑茹、巧克力等。使每日铜的摄入量低于1.5mg。  2.促进铜的排出  (1)D-青霉胺(Dpenicillamine):可螯合体内的铜使之成为可溶性物质而由尿排出。剂量为每日0.02g/kg,分2~3次口服。一般10岁以下儿童全日量约0.5~0.75g,年长儿全日量约0.8~1.0g。疗效要在排铜以后才能评定,服药后尿铜增加数倍,经数周至数月临床症状好转,尿铜量渐减少,可回到正常尿铜量,增加青霉胺剂量可再一次出现一过性排铜量增加。可根据尿铜及临床症状调整剂量。因青霉胺可能拮抗维生素B6的作用,故应同时补充B6每日约25mg,以避免B6缺乏。青霉胺治疗需长期应用,故应注意毒副作用。在服用开始可有发热、皮疹、关节痛、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此时可停药1~2周,上述症状即可消失,亦可服用类固醇激素或抗组织胺药物,如果以后再开始服青霉胺,则需小量开始试用,或与激素合用。本药其他毒性作用还可有肾病综合征、红斑狼疮、骨髓抑制等严重反应,此时须停药,改用其他治疗方法。服青霉胺期间应定期随访,并检查血象、尿、血沉等变化。  (2)三乙烯四胺(triethylenetetramine):本药的作用与D-青霉胺相似,副作用较轻,但效果不如青霉胺,适用于不耐受青霉胺者。  3.减少铜吸收的药物最常用锌制剂,可干扰肠道内铜的吸收,服后大便排铜增加,减少体内铜的蓄积,长期服用可出现铜的负平衡。近年来有些作者认为锌盐可做为肝豆状核变性的首选药物,适用于病的各种类型。常用制剂为硫酸锌,儿童用量一般每次0.1~0.2g,每日3次口服。年长儿可增至0.3g,每日3次。副作用较少,可能在服后有恶心、呕吐、腹泻等反应或肢体发麻等症状,通常不影响用药。醋酸锌口服则消化道反应较轻。国内应用硫酸锌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的报道渐多,认为效疗良好。对较严重病例开始给予锌盐和小剂量青霉胺联合治疗,症状改善后可单用锌盐。对轻症可单用锌盐。与硫酸锌联合应用时,D-青霉胺的剂量约为每日7~10mg/kg。两药最好间隔2~3小时分别服用,以免疗效减低。  4.其他治疗锥体外系症状可对症治疗,如用安坦、氟哌啶醇、东莨菪碱、左旋多巴等。肝、肾、造血、骨关节等病症按不同病情给以适当处理。因暴发性肝坏死而有不可逆肝脏损伤者,可做肝移植。  肝豆状核变性经治疗以后,肝铜逐渐减少,肝功能渐恢复正常,血清铜蓝蛋白可能改善不明显,尿氨基酸减少,磷酸尿减轻。神经症状逐渐好转,以至消失。角膜K-F环在数周内开始减轻,数年内可完全消。CT检查可见基底神经节的低密度区逐渐缩小。    『预后说明』  对于本病的各型病例,治疗越早,预后越好。早期治疗可使症状消失,维持正常健康状态。对于症状前病例进行治疗,可以预防发病,如果中途停止治疗,可有肝功能恶化。本病如不经治疗,以肝病症状开始的病儿,常死于肝功能不全;当出现神经系统症状以后仍不治疗,多在数年内恶化,死亡。肝、脑、肾症状都很严重的病例,治疗效果较差。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