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变应性血管炎

变应性皮肤血管炎验案一则

2009-12-07 qkzz.net A +

变应性皮肤血管炎验案一则推荐到首页 □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8年第01期1/2页12作者单位: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关键词】血管炎

马华教授是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20余年,擅长治疗内科、儿科及各种血管疾病。马教授非常重视中医辨证施治原则,强调中医特色,认为中医区别于西医的基本点在于“治人”,而非“治病”。马华教授临床上思维缜密、辨证准确、用药简朴、组方严谨,常于平中求奇,屡显奇效。现将笔者随师侍诊时所遇1例变应性血管炎治疗经过报道如下,以飨同道。

病案:王某,男,31岁,2006年2月13日初诊。患者1月前于左小腿外侧发生片状红肿斑块,迅速扩大,伴双侧踝关节漫肿。曾在方便诊所静脉滴注青霉素5d,未见显效。遂就诊于山医大二院皮肤科,局部组织病检诊断为“变应性血管炎”,未曾治疗,即来我处求诊。时症见左小腿外侧踝上三指处有一约10cm×8cm大小的赤红色漫肿斑块,高起皮面,边界清楚,按压其红色不褪,痛痒均不明显,同时右小腿胫前散见多量鲜红色出血点,双踝关节漫肿,皮色稍暗,膝关节疼痛,双下肢困乏,手背输液处可见针刺反应(+),口腔黏膜及阴部均有溃疡发生。精神欠佳,纳呆,大便干,小便黄,舌质红苔黄厚腻,脉弦细数。

马华教授详查患处,当即以治标为急,拟清热凉血,解毒通络之法,处方如下:元参20g,当归30g,双花20g,丹皮15g,赤芍15g,紫草30g,蒲公英30g,生地黄15g,白茅根15g,陈皮12g,生草10g。

二诊:服上药5剂,左小腿红肿斑块明显缩小,局部出现蜕皮现象,右腿出血点完全消失,踝关节仍肿,双腿酸困乏力,阴部溃疡结痂,大便量多,小便调,舌红苔黄根部厚腻,脉弦细。在凉血解毒基础上辅以消肿散结,上方去双花、白茅根,加用浙贝15g,生牡蛎30g,连翘15g,石斛20g,木瓜15g。

三诊:服上药10剂,左小腿红肿斑块基本消除,局部蜕皮明显,肤呈褐色,口内溃疡愈合,唯左腿踝关节微肿,双腿发困。治疗以前方去紫草,加怀牛膝15g,生薏仁12g,竹叶6g。

案语:血管炎是指原发于血管壁的炎症。引起血管炎的原因很多,包括感染、变态反应、理化因素等。变应性皮肤血管炎由变态反应引起,是一种累及真皮上部毛细血管及小血管的坏死性血管炎,临床表现主要为红斑、丘疹、水疱、结节、浅表性溃疡等多形性皮肤损害,可伴瘙痒、疼痛症状,始发于下肢。西医治疗目前主要是应用激素及细胞毒药物,且病情易反复。本病散见于祖国医学“梅核丹”、“黄鳅痈”、“脉痹”等病中,其病机不外湿热蕴于脏腑,湿热下注,瘀阻气血经脉而致。在本病例中,患者初诊时其证当属热毒内蕴,湿热互结,气血瘀阻,阴血亏损。血热炽盛,发于肌肤则为斑疹、肌衄,其色鲜红欲滴;湿热互结,与气血搏结,瘀阻脉络,流注关节,则为关节漫肿,疼痛困乏;热势循经上炎则发为口疮,湿热下注则为阴疡。鉴于上理,首诊方中重用金银花清热解毒,既能清气分之热,又能解血分之毒,其为主药;辅以血中气药当归养血活血,以行血气之凝滞,祛瘀而生新;元参清热滋阴,泻火解毒,软坚散结,助银花以解热毒,合当归以和营血;伍以丹皮、赤芍、紫草、生地凉血活血以消斑;蒲公英加强解毒散结之功;陈皮意在理气和胃,以防上药苦寒滋腻伤胃;白茅根清热利尿,导湿热之邪从小便而走,全方共奏清热凉血,解毒除湿之功。二诊之时,辨证契合病机,毒热之势大消,肿势减半,肌衄已除,但踝关节仍肿胀疼痛,故配以舒筋活络之木瓜、滋阴清热之石斛及软坚散结之浙贝、生牡蛎以散结通络。在此,石斛之用尤妙,李时珍谓之能“除痹下气,补五脏虚劳羸瘦,强阴益精…平胃气,长肌肉,逐皮肤邪热痱气,…,益气除热,治男子腰脚软弱”,由此体现备至。三诊加用怀牛膝补肝肾强筋骨,活血利尿且能引药下行;生薏仁健脾利湿以消肿;竹叶利尿以清余热。嗣后复查,患者状况一直良好。

1/2页12评论(0篇)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疾病问答

推荐专家

热图推荐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

健康助手

资讯